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进行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观察,以期能够在具体临床工作中,为诊疗该病提供一种更加便捷、有效的中医药诊疗思路与选择。方法:选取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地点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并且符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对应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儿,共计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2例,剔除1例,对照组32例,剔除2例,脱落1例,最后得到治疗组患儿31例,对照组患儿29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免煎颗粒“香砂平胃散加减”内服治疗,对照组予以肠道益生菌“金双歧”内服治疗,以7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变化及肠系膜淋巴结多普勒彩色超声的缩减情况,并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进行评定,并进一步作出疗效评价。结果:经过临床观察所得出的各项数据的比较分析,显示:1.在总有效率上:治疗组90.32%,对照组75.86%,两组治疗均有效,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比较而言,治疗组总体疗效相对于对照组更优。2.对两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及腹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在主症腹痛的程度、时间、频率以及主要次症和淋巴结大小各项积分总体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香砂平胃散加减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腹痛症状;2.香砂平胃散加减对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在主症的程度、时间、频率以及主要次症的治疗上总体对比对照组治疗优势明显;3.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痰湿气滞证),在改善患儿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