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二代移民语言生活状况考察——以金华市区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的语言接触理论和言语社区理论为指导,运用社会语言学抽样调查、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金华市城市二代移民的语言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对金华市城市二代移民的“语言使用”、“语言能力”、“语言态度”以及“语言习得”这四个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对影响城市二代移民语言状况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检验。  首先,在明确了城市二代移民范围的前提下,对金华市城市二代移民的语言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展示了城市二代移民在家庭域、朋友域、教育域以及公共场合中以普通话为主,与方言共用的多言格局;考察了城市二代移民家乡话、普通话、金华话的习得情况和能力水平,我们发现进入城市后二代移民的普通话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家乡话能力并未丧失,金华话能力亟待提高;我们还从情感性评价、功能性评价、行为倾向三个方面描述了城市二代移民对家乡话、普通话、金华话的态度,调查显示城市二代移民对普通话的认同度较高,对家乡话的总体认同感下降,对金华话的认同和使用出现了矛盾的现象。城市二代移民的语言态度一方面体现出他们对所属社区的认同,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在城市的适应情况。  其次,我们对城市二代移民语言使用的内外部差异进行了分析,主要是“性别”、“年龄”、“居住方式”、“居住意向”、“交际对象”等变量对二代移民语言使用的影响。我们发现在“性别”变量上,城市二代移民的语言使用及语言能力并无显著差异,在语言习得上则有着明显的男女差异;年龄越小的二代移民掌握本地方言的能力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二代移民对家乡话的认同感降低,并逐渐减少家乡话的使用;“居住情况”和“交际对象”对二代移民的语言使用有着显著的影响。此外,我们将城市二代移民普通话的使用情况、能力水平、语言态度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发现三者呈显著正相关。  最后是由本次调查引发的现实思考,关注城市二代移民的教育资源问题对语言生活的影响,我们提议将城市二代移民纳入到城市义务教育计划当中,重视城市二代移民的普通话教学工作;并对城市二代移民语言能力的提高给出了我们的建议,特别是普通话能力提高方面;鼓励城市二代移民利用多语多言资源,推动城市的和谐语言生活建设。
其他文献
张海迪除却具备上世纪80年代精神偶像的身份外,还是一个优秀的当代文学作家,只是由于其偶像身份的巨大光芒,她的作家身份一直被掩盖着。其实,自张海迪八十年代选择文学创造开始,她
顺治、康熙时期,明遗民把持着学术大局,在诗经学领域亦不例外。因此,这一时期,诗经学研究仍沿袭晚明遗风。一方面,宋学派继续对朱子《诗》学进行阐释,并成为这一时期《诗经》研究的
贺敬之是我国当代重要的诗人、剧作家和文化活动家。他在五六十年代创作的大量长篇政治抒情诗以自己特有的艺术气质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新诗史上令人瞩目的位置,被誉为“开一代
学位
赵本夫在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中国习气与现代理念的结合,这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晋冀鲁豫地域文化以及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充分浸淫,无论是具有传奇特色的乡土小说,还是具有
文学的拟古之风肇兴于汉世,从汉代文士缘身世之感、“披文以入情”仿拟楚骚,到魏晋陆机、潘岳等名士对古诗、乐府、楚辞等作品的模拟,及至六朝拟风大盛,拟作在中国文学发展史
老舍和勒?克莱齐奥,一位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一位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两位跨越时间、跨越地域的大作家之间却有着奇妙的缘分。老舍是勒?克莱齐奥本人最喜欢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