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教与政治——从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批评的角度来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mi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从乐教之于政治的关系来讨论古希腊时期的乐教问题,通过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相关著作,突显乐教在其中的地位。本文尤其重视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上对于柏拉图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得出一些对现代教育、现代人的发展有意义的启示。文章的论述主要围绕三个基本关系进行:音乐与美的关系;诗与歌的关系;乐教与政治的关系。第一点涉及乐教的本体论基础,无论是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或者是古希腊其他哲学家,他们共同的哲学追求都是达到美、达到真理,而音乐则被普遍看作是能够引导人们通往这一目的的途径。第二点涉及古希腊乐教的基本特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最显著的冲突是他们对诗人不同的态度,前者将诗与歌分离、对诗人进行驱逐,后者将诗与歌重新融合、为诗人进行辩护。第三点涉及乐教的教育目的,在论述中,诗与歌的冲突直接指向乐教是如何在两位哲学家各自的理想城邦中得以实施的,无论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论述乐教都是指向政治问题的。在柏拉图的哲学王政体中,乐教主要是对护卫者的教育,其最突出的功能是维护秩序;而在亚里士多德的中产阶级共和政体中,乐教则是对全民的教育,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操修心灵。经过一系列的探讨,本文认为把乐教仅仅当作现代审美教育是不够的,僵化的形式、单一的内容使其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需要恢复音乐教育在古希腊社会中的整体性功能。只有重新把哲学的人文关怀融合在音乐教育中,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到更加完满的呈现,使社会的状态更加和谐。
其他文献
对于科学知识生产问题,马克思早就明确地提出过科学是“人类精神的一般劳动”。科学不单单是已有的知识体系,而是作为一种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同时又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活动。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是人类的主要生产领域,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①在科学知识生产中,关键在于怎样生产科学知识,用什么科学工具和科学方法生产科学知识。科学知识
张闻天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革命家、无产阶级战士,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遵义会议”胜利召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推动者,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城市美学是一门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的美学分支。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大步跨越和国民物质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的今天,美与艺术日益走向大众化和生活化。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载体的城
科学交流是科学研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科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机制。互联网的问世和普及为科学交流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方式。本文旨在从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视角出发,对
二十世纪以来,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元伦理学到规范伦理学、最后到德性伦理学的历程。特别是麦金太尔对规范伦理学的追问,把人们又带回到古希腊美德伦理学的时代。西方
高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并正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但同时,高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高技术风险时代。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