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运动员的多年系统训练过程中,基础训练阶段承担着“打好根基,积蓄动力,为运动员的多年发展提供更大空间”的重要任务。从系统论观点看,竞技体育作为一个系统,运动员是主导要素中的重要子要素,整个系统的功效最终需通过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凸现出来。优秀运动员是高质量的体育人才,是运动员中的精英,是创造运动成绩的主体。则将优秀运动员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是一个战略性课题,而这一群体每一阶段的训练规律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任何好成绩的取得都是通过训练过程而实现的,基础阶段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完善性直接影响到成绩的好坏,那么对优秀运动员这一群体的基础训练阶段训练学特征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广东省从建国以来能够在泳坛处于领先地位,在历届全运会上位于前三名,特别是在九运会上广东省运动员拿了13枚金牌创下了历史最高。广东游泳界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运动员特别是在短距离项目上,如罗兆应、林来九、梁伟芬、曾启亮、周嘉威、郑仕斌、谢旭峰、甄迎娟、郑希等。这些运动员当中都曾是全国纪录保持者,全国冠军,亚洲冠军等。他们不仅运动水平高,而且运动年限较长,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他们能够在竞技游泳项目上取得了好的成绩,除了运动员天生的条件,地域特点等非人为因素外,在训练方面上必定有其特点。 本文对广东省优秀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进行调查分析,以试图归纳总结出其在训练学方面的特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数理统计和系统观点和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从年龄特征层次和训练计划与组织过程特征层次方面,逐个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总体特征为:广东省优秀女子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年龄7~12岁,男子游泳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在7~13岁。始训年龄在9岁,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年限男子平均为4.14年,女子平均为3.37年。始学年龄是6~8岁,始训年龄是9岁,始学年龄与始学年限成负相关。 广东省优秀短距离游泳运动员7~8岁年龄段负荷量和强度较。9~10岁年龄段运动量有一个明显的突增,急剧增加了一倍左右。11~12岁年龄段运动量和强度基本上保持稳定,不大起大落;各年龄段运动强度、练习次数、练习时间呈逐步增长趋势。 在基础训练阶段以一般训练为主,一般训练的比例比专项训练的比例大,随年龄的增长一般训练的比例下降,专项训练的比例增加。广东省优秀游泳运动员有在各年龄段的技术训练中腿部技术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完整配合技术和手臂技术训练。其技术训练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将到边后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指点与多种训练手段结合在一起。 从而,提供了较为细致和详实的数据资料。为今后广东省游泳项目基础阶段的训练提供参考,提高广东省游泳后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