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融资与公司治理改革问题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s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在进行债权融资和权益融资过程中,自然就形成了债权人、股东与公司经营者之间的特殊的经济关系,进而产生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如何通过设计一套相对有效的机制来使企业的各个投资者能够约束和激励企业财产的经营者,使得经理人员能给他们带来尽可能多的投资回报,这种机制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公司治理。 融资结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债权融资对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有很大影响:债权融资可以降低权益融资的代理成本;债权融资有利于控制权的转移与分享。而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占据较大比例,大部分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合理,所以,基于债权融资的角度来分析公司治理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银行是企业主要的债权人,要能使其以债权人身份参与公司治理,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这对于加强债权融资对改善公司治理的作用有很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也是加大债权融资比例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首先在简要回顾融资结构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融资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债权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为了更深入、更具体地说明债权融资对改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论文进一步运用现代契约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分析了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并对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日德模式和英美模式做了介绍和比较分析,探讨了银企关系的市场化发展趋势和可资我国借鉴的主要经验。在我国,银行是企业最主要的债权人,因此,论文接下来以外国经验为借鉴对我国银企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提出了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改革建议。由于近些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相对较快,而债券市场萎缩,这不利于企业通过债券融资来改善其治理结构,鉴于这种情况,论文在最后一章还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债券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改革思路。
其他文献
企业要想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首要任务是获得实现其战略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现代经济处于高速发展和变化之中,单个企业很难凭借其自身能力获取所需的全部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想
本文运用比较借鉴、规范和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首先对金融监管的一般原则及其理论沿革进行了述评,同时对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对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及监管
近年来,我国摒弃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经济周期调整,实体经济波动较大。与此同时,在追逐监管套利的内生动力下,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体系如影随形,此消彼长。影子银行在填补正规
本文试图从数理经济学角度入手,探讨信息时代软件产品的一般经济特征和软件市场的一般运行机制,并对软件产品中市场结构最复杂的一般应用软件的定价策略做出详细分析,最后对整个
2004年5月1日,欧盟实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张,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和塞浦路斯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本文在对我国政府采购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它国家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办法。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描述政府采购的基本情况,对政府采购的起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