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T上市公司是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是出于对投资者的保护而采取的一种对出现异常情况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标识和预警的制度。上市公司一旦被宣布为ST,前景有三种:要么被重组;要么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善经营和财务状况,重新回到正常的交易市场中;要么沦落为PT公司,退出市场。由于资产重组能够快速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改善公司资产质量,所以很多ST上市公司首选通过资产重组来解救企业的困境。近些年来,ST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无论是交易频率还是交易规模都占据了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份额,其投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重视,重组事件往往受到各路资金的追捧。但是重组是不是能够促进ST上市公司股东财富的增加?是不是真的能够改善ST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ST上市公司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重组绩效?这些都是本文所关注的、值得深入研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分5个章节来对我国ST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组绩效进行研究,第1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了国内外对于资产重组绩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总结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2章首先研究了资产重组的概念、分类、作用和发展历程,然后对重组绩效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第3章从基本概念、出现原因、演变历程和发展现状等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特别处理制度进行了分析。第4章首先介绍了ST公司重组绩效实证研究设计思路,详细介绍了事件分析法的内容、分析过程和计算步骤,为后续研究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然后采用事件分析法,对选取的2008年发生重组的全部ST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进行实证性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描述。第5章根据上一章节获得的实证性结果对ST上市公司的重组绩效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将研究对象定位在我国被冠以预警标志、在二级市场上掀起若干重组神话的ST上市公司,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ST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绩效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的重组方式、重组信息公告日对股价的短期影响。从理论上来讲,对如何研究ST上市公司乃至全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做了一定的探索;从实践上来讲,为监管当局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交易规则、为上市公司选取合适的重组方式、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