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矿化启发的稀土复合纳米结构及其生物分析应用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1982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分析技术的发展对于生命机制研究、疾病诊断、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纳米材料由于具有光电磁性质丰富、与生物分子尺寸相当、比表面积巨大等性质,在提高生物分析灵敏度和选择性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相较于单一组分的纳米材料,复合纳米材料能够集成不同组分和功能,表现出结构多样性,对于拓宽分析检测应用场景,优化分析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性能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仍存在巨大挑战。首先,要实现不同功能组分的稳定复合,需要在不同功能组分之间构建稳定的复合界面。另外,要构建不同结构的复合纳米结构,需要实现对复合结构空间几何构型的调控。因此,构建空间构型可控的复合纳米结构对于拓宽分析应用场景和优化分析检测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物矿化是指自然界中生物大分子调控无机矿物形成的过程。自然界通过生物矿化原理产生了骨骼、牙齿、贝壳等一系列具有分级复杂空间结构的复合纳米材料。在这些生物矿化过程中,蛋白质等生物有机大分子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蛋白质具有丰富的官能团,能够作为成核位点与矿物离子发生作用,促进复合纳米界面的形成。另一方面,蛋白质还能作为调控配体,通过诱导矿物晶体的各向异性生长,进一步影响矿化纳米结构的空间构型。受到生物矿化原理的启发,我们设想利用有机大分子能够构建稳定的复合纳米界面,并进一步实现复合纳米结构空间几何构型的调控。在本工作中,我们选用具有丰富光、电、磁学性质的稀土纳米材料作为基础结构单元,利用有机大分子构建稳定的稀土复合纳米界面,并进一步调控稀土复合纳米结构的空间构型。在此基础上,我们对稀土复合纳米结构的性质和功能进行探究,并构建了基于稀土复合纳米结构的多功能、高性能生物分析平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仿照生物矿化原理,利用蛋白质大分子构建稳定的复合纳米界面,实现多功能稀土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利用牛血清白蛋白的疏水空腔结构封装油相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实现水相稳定的稀土复合纳米界面的构建,进一步制备得到稀土上转换@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纳米结构。该复合纳米结构同时具备上转换成像和生物活性双重功能,将其与核酸适配体结合,实现了成骨细胞的特异性成像和骨组织的靶向成像。同时,该复合纳米结构能够提供多重矿物元素,诱导成骨细胞矿化,并促进活体矿化和骨组织修复,为骨组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体化提供有力工具。(2)用聚合物大分子取代蛋白质,构建了稳定的稀土复合纳米界面,实现具有协同增强性能的稀土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通过聚乙烯亚胺构建了水相稳定氧化铈复合纳米界面,该界面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吸附铂前驱体,进一步通过还原反应制备得到氧化铈/铂复合纳米结构。该复合纳米结构展现了协同增强的催化性能,能够在催化双氧水分解的同时产生显色反应。基于这一反应原理,该复合纳米结构能够用于构建可视化传感器,实现了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等代谢物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3)在构建复合纳米界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聚合物调控复合纳米结构的形貌和空间几何构型,并探究复合纳米结构的构效关系。通过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构建了稀土上转换/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纳米结构,该聚合物还能够避免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层层堆叠作用,实现二维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同时,聚合物还能选择性结合上转换纳米颗粒的(100)晶面,实现复合纳米结构的晶面选择性组装。具有晶面选择性和非晶面选择性的复合纳米结构展现出不同的上转换发光性质,能够为多目标生物分析提供多重信号标记。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情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校园舆情。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虚假和不良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增加了高校舆情引导工作的难度。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关乎学校教育的走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工作,提出要“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强化高
学位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机械取栓术后并发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影响因素,制定可能的预防措施,降低机械取栓术后并发sICH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患者55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并发sICH分为sICH组和非sICH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AIS机械取栓术后并发sICH的影
期刊
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是指人防工程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有关部门对其开展定期维护和统一管理工作。近年来,C区新建人防工程的数量不断增长,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C区人防办有时疏于对辖区内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导致诸如水灾、火灾、结构坍塌等风险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因此,文章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视角切入,针对甲方开展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时存在的各方面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对C区人防工程2015至2019
学位
长余辉纳米材料是一类独特的光学材料,能够在激发光关闭后持续发光。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长余辉纳米材料在各种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生物医学领域显现出许多独特的优势。在光学检测和生物成像时,由于长余辉纳米材料具有超长的余辉发光,而背景荧光寿命通常很短,因此激发光关闭后背景荧光信号会很快消失,通过采集余辉发光信号可以有效避免复杂样品和生物体系中背景荧光的干扰。而且长余辉纳米材料在成像时无需原位激发,
学位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翻译界开始出现“文化转向”,翻译家在研究文本时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研究,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文本背后的文化、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研究。翻译阐释学派代表人物乔治·斯坦纳将阐释学与翻译研究联系起来,提出了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的翻译四步骤,四步骤中每一步都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推动了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
学位
由于在空间和地球之间传输的电磁信号必须通过电离层,卫星导航和通信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电离层扰动的干扰。众所周知,电离层的变化会影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接收机更易受到破坏性的影响(如相位误差、周跳、多普勒频移、甚至信号失锁),严重影响精密定位精度。因此,监测电离层扰动异常对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提高精密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历经30年的发展,在平板显示及照明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OLED的基础,发光材料历经从传统荧光材料到含Ir、Pt等贵金属的磷光材料,现如今已发展到了第三代,即无需贵金属,理论上也可以实现100%激子利用率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为推动OLED显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基于圆偏振光子的未来3D显示和量子通信,学术界开始越来越关注圆偏振OLED(CP-OLED)
学位
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移动云计算的广泛应用。移动云计算丰富和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是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安全性问题。身份认证方案对于保障移动云环境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广泛地吸引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其中基于指纹等生物特征的认证方式,凭借其便利性、唯一性等特点正在逐渐地取代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代表着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生物特征认证在移动云环境下面临着诸多的困难。移动云环境存在来自
学位
海岸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的结合部是支撑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基础,受海陆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岛海岸带及近岸海域具有其独特的环境特点与动态变化特征一直以来是测绘任务的重点和难点区域。机载Li 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测深(Airborne Li DAR Bathymetry,ALB)技术是近6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海洋测量技术,可与其他测量技术结合形成
学位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负向绩效反馈和市场搜索方向、研发搜索方向的偏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并通过将注意力基础观与绩效反馈理论进行有效相接,进一步考察了注意力结构化配置的各项因素对于此过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当企业未实现组织期望绩效时,实际绩效低于组织期望绩效的程度越大,企业就更倾向于展开市场搜索;第二,当企业未实现组织期望绩效时,比较于年龄较小的CEO,年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