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经济学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AMI都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且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的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相当于每四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高血糖状态者。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其中住院治疗费用占到43%。AMI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更高,糖尿病是导致AM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经皮冠脉介入诊疗(PCI)降低了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但其住院费用明显增加。迄今为止,尚未见关于糖尿病对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影响的报道。因此,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对AMI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的影响,可增强患者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积极性,帮助临床医师评价治疗效果、正确制定治疗策略,有助于决策者制定未来的医疗政策和预算。研究目的1)研究2型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住院费用的影响;2)研究2型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AMI患者733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其中糖尿病组250例(平均年龄66.18±11.38岁,男性157例,女性93例),非糖尿病组483例(平均年龄63.28±13.37岁,男性360例,女性123例)。入选标准:出院诊断为AMI的患者;实施急诊PCI的患者;出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并且cTnI>0.06ng/ml的患者。排除标准:住院治疗效果为自动出院的患者。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支架与糖尿病在影响住院花费方面是否存在交互效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的方法筛选出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作的影响因素。成本效果分析CER=c/p CER(cost-effectiveness ratio):成本效果比P:事件发生率C:平均费用ICER(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增量成本效果比P1:置入支架组的事件发生率P0:未置入支架组的事件发生率C1:置入支架组的平均费用C0:未置入支架组的平均费用结果(1)两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年龄和性别不匹配(P<0.05)。糖尿病组的SBP、HR, TG和LDL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多血管病变的比例高于非糖尿病组(73.6%vs.62.7%,P<0.05)。非糖尿病组的身高、HDL、RBC、Hb和支架置入率高于糖尿病组(P<0.05)。在治疗AMI的用药方面,糖尿病组硝酸酯类、利尿药和CCB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而p受体阻断剂、ACEI、ARB和乙酰水杨酸的使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在治疗糖尿病时胰岛素(38.4%)、二甲双胍(39.2%)、阿卡波糖(27.2%)和磺脲类(24.4%)的使用比例比较高,格列奈类(7.6%)和格列酮类(2.4%)使用比例比较低。(2)两组住院费用的比较:非糖尿病组住院总费用、每天住院总费用、治疗费和每天治疗费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住院天数低于糖尿病组(P<0.05)。(3)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筛选AMI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总费用的影响因素有支架、二次血管重建、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每天总费用的影响因素有支架、FIB和UA。治疗费的影响因素有支架、二次血管重建、FIB和TT。每天治疗费的影响因素有支架、FIB、TT和UA。糖尿病对住院费用和住院天数没有影响(P>0.05),支架使住院费用增加(P<0.05),住院天数减少(P<0.05)。糖尿病和支架没有交互作用(P>0.05)。(4)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糖尿病组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新发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是否二次血管重建和是否发生抢救以及住院期间死亡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影响AMI患者急性心衰发作的因素:支架和p受体阻断剂是影响急性心衰发作的保护因素,心率和年龄是影响急性心衰发作的危险因素。非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置入支架后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均较未植入支架者低(P<0.05),非糖尿病患者置入支架后住院死亡率亦显著低于未植入支架者(P<0.05)。是否置入支架对非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没有影响(P>0.05)。(6)成本效果分析:1)在花费相同费用的情况下,置入支架后住院期间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是最低的。2)在置入支架多花费相同费用的情况下,糖尿病组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降低的幅度比非糖尿病组明显。3)在置入支架多花费相同费用的情况下,糖尿病组住院期间无事件生存率升高的幅度比非糖尿病组明显。结论1.糖尿病对AMI患者住院总费用和治疗费没有影响,支架是影响住院总费用和治疗费的重要因素;2.支架和p受体阻断剂是影响急性心衰发生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可以降低AMI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改善无事件生存率,并可降低非糖尿病组的住院死亡率;3.从置入支架后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改善无事件生存率的角度看,糖尿病患者实施PCI的经济效益水平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研究背景中国是人口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将会对一个国家的人口的总体健康状况和医疗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病率一直很高,医疗支出巨大,尤其是住院花费。年龄增长是AMI的危险因素,近年来,PCI的应用使心血管病的死亡率降低,但是,老年AMI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糖尿病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AMI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对于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实施PCI能够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已有研究显示糖尿病使AMI的住院花费增加。老年和糖尿病双重危险因素明显增加AMI患者的死亡风险,然而,老年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PCI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何,以及经济学评价如何尚不清楚。中国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初级保健需求明显增加。评价老年和糖尿病对AMI患者住院经济学的影响,可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保健的重视,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做出正确决策,还可以指导国家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帮助相关部门对医疗支出做好预算。研究目的1)研究2型糖尿病对老年AMI患者住院花费的影响;2)研究2型糖尿病对老年AMI患者住院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对象和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AMI患者733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年龄分为两组,<65岁为年轻组,≥65岁为老年组。其中年轻糖尿病组113例(平均年龄55.77±7.03岁,男性87例,女性26例),年轻非糖尿病组256例(平均年龄53.03±8.73岁,男性228例,女性28例),老年糖尿病组137例(平均年龄74.77±5.66岁,男性71例,女性66例),老年非糖尿病组227例(平均年龄74.84±6.47岁,男性132例,女性95例)。入选标准:出院诊断为AMI的患者;实施急诊PCI的患者;出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并且cTnI>0.06ng/ml的患者。排除标准:住院治疗效果为自动出院的患者。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支架与糖尿病在影响住院花费方面是否存在交互效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的方法筛选出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作的影响因素。成本效果分析CER=P/C CER(cost-effectiveness ratio):成本效果比P:事件发生率C:平均费用ICER(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增量成本效果比P1:置入支架组的事件发生率P0:未置入支架组的事件发生率Cl:置入支架组的平均费用Co:未置入支架组的平均费用结果(1)四组临床特征比较:四组年龄和性别不匹配(P<0.05)。四组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收缩压、心率、TG、HDL、RBC、Hb、支架置入率以及硝酸酯类药物、利尿药和CCB的使用均不匹配(P<0.05)。而舒张压、Ch0、LDL、 WBC、PLT以及p受体阻断剂、ACEI、ARB和乙酰水杨酸的使用四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住院费用的比较:无论是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总花费、治疗费、化验费、诊疗费、床位费和住院天数都低于年轻患者(P<0.05);无论是老年还是年轻,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总花费、治疗费、总药费、检查费、床位费、护理费和住院天数都没有差异(P>0.05);对于老年患者,糖尿病组的化验费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总花费、治疗费、总药费、检查费、诊疗费、床位费和住院天数都低于年轻非糖尿病患者(P<0.05)。(3)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筛选老年AMI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老年AMI患者住院总花费的影响因素有支架、WBC、二次血管重建、房性心律失常和体重。治疗费的影响因素有支架、FIB和二次血管重建。总药费的影响因素有WBC、房性心律失常、Ca、死亡、FIB、抢救、二次血管重建、心衰和年龄。化验费的影响因素有房性心律失常、心衰、Ca、WBC、死亡、抢救、年龄、FIB、糖尿病和室性心律失常。糖尿病对老年AMI患者住院各花费和住院天数没有影响(P>0.05);支架使住院总花费和治疗费增加(P<0.05),住院天数减少(P<0.05)。支架和糖尿病在影响老年AMI患者住院总花费、治疗费和住院天数方面没有交互作用(P>0.05)。(4)四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无论合不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急性心衰发生率都高于年轻患者(P<0.05);对于老年患者,糖尿病组急性心衰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非糖尿病组的无事件生存率高于糖尿病组(P<0.05);年轻非糖尿病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高于老年糖尿病患者(P<0.05)。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老年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年轻患者(P<0.05)。对于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老年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年轻患者(P<0.05),二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低于年轻患者(P<0.05)。(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影响老年AMI患者急性心衰发作的因素:支架和体重是影响老年AMI患者急性心衰发作的保护因素,心率和UA是影响急性老年AMI患者急性心衰发作的危险因素。置入支架可以降低老年AMI患者的急性心衰发生率(P<0.05),可以降低老年非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P<0.05),可以升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P<0.05)。是否置入支架对四组患者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没有影响(P>0.05)。(6)成本效果分析1)对于老年AMI患者,在住院总花费和治疗费相同的情况下,置入支架后住院期间急性心衰的发生率比未置入支架时低。2)对于老年AMI患者,在置入支架多花费相同住院总花费和治疗费的情况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置入支架后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降低的幅度比不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明显。结论1.老年患者的住院总花费和治疗费低于年轻患者,糖尿病对AMI患者住院总花费和治疗费没有影响,支架是影响老年AMI患者住院总花费和治疗费的主要因素;2.支架是影响老年AMI患者急性心衰发生的保护因素。置入支架可以降低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对年轻AMI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无影响;3.从置入支架后可降低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心衰发生率的角度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PCI的经济效益水平高于老年非糖尿病患者。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作为。在实践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盯久拖未决的"老"问题、制约发展的"难"问题、群众关注的"
目的探讨儿童牙齿畸形预防及阻断性矫正的必要性和方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6例患儿,均诊断为早期牙齿畸形,其中63例患儿愿意接受阻断矫正治疗,
针对近年来城固县柑桔园由于管理不善,致使冻害严重的情况,提出了加强柑桔园冬季管理,增强桔树抗寒能力等一系列防冻技术措施。
1洋县畜牧产业发展现状 1.1畜牧业生产较快发展 “十五”以来,我县非常重视畜牧业发展工作,县委、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大力发展生猪产业的
文章以建构主义为基点,重点讨论了如何通过概念图、案例教学法、问题学习法和网络教学法来提高法学课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认为按照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可以根据不同的
综合研究了跨境水资源分配的特点、目标、模式、原则、指标体系和影响等因素:①对近10年来跨境水资源分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归纳出新的发展趋势;②从自然和国际法两方面属性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为研究直接焊接方式对输气管道单点穿孔缺陷修复后对管道承压能力的影响,以输气管道为试验对象,模拟存在单点穿孔缺陷的输气管段,采用全钨极氩弧焊、纤维素+低氢焊、氩电联焊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无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分子,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表观遗传学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同
自然保护体系的建设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生物多元性、自然生态稳定性的多重价值。当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需要拓宽该体系建设途径,丰富该体系建设模式,优化配置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