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本质”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in1987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思想史上,哲学家们从没停止过对人的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在费尔巴哈之前的哲学家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虽有其根据,但最终都是停留在“抽象的人”。费尔巴哈提出的人的本质思想是这一问题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他批判了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主张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去看待人的本质问题,将人的本质回归人本身,将哲学的目光引向人的感性世界。费尔巴哈从当时自然科学和生物学角度去思考人的本质,提出“类”的感念,并认为人与动物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类”意识。同时,在宗教领域,费尔巴哈认为神是人类本质异化的结果,应该站在人的立场上看待宗教,将宗教还原为人本身来。他还指出,宗教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心,人们为了缓解种敬畏之心所带来的压力,所以幻想出了神,费尔巴哈对宗教进行了否定,但提出了建立爱的宗教的思想。费尔巴哈的理论成果与著作,特别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阐释,成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对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立足现实的人去探讨人的本质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人的本质问题进行了科学地解释,从而实现了人的本质思想的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一理论成果在马克思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提纲》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实现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概念,这是学术界公认的观点,学者们普遍认为,《提纲》第一条的第一句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没有把对象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来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来理解。”但它何以能够使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呢?这一认识远未概括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的批评,因此本文对《提纲》涉及批评费尔巴哈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从马克思本人的经典著作中分析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关系并如何对他进行超越。本文在绪论中以《提纲》为切入点,对《提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以求能够加深基于《提纲》的文本出发展开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理解。在第二章中分别对费尔巴哈关于神学的人本学批判、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唯心主义哲学批判进行了梳理,重释了费尔巴哈人的本质思想的观点,进而分析出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贡献。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对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批判的一个梳理,进一步分析得出马克思是如何实现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的。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这一理论研究的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提纲》中的人的本质思想研究为后来唯物史观的诞生清除了障碍。从现实意义来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研究有利于指导和帮助人类走出发展困境的问题。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变革,而直播技术的大爆发为直播与教育的结合带来了希望,如今直播教育步入实体化,直播教育平台不断涌现并逐步被大家所接受,虽然这些平台数量
目的:比较辅助放化疗与单纯化疗对D2根治术后局部晚期胃癌患者复发、生存的影响,探索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06月至2014年0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胃癌D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物理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深化为物理核心素养,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对3例(2例女性,1例男性平均年龄41岁)原发性肺动脉肉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分析。结
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及传统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社会各界都在致力于发展绿色、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技术。在新型电池技术中,全钒液流电池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凭借环
放疗后皮肤下皮下组织纤维化是肿瘤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1〕。部分患者会发生进展性纤维化,反复出现皮肤感染〔2〕;部分可因纤维化导致皮肤、皮下组织的淋巴液及组织间液滞留
衰老是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对衰老进行客观量化的评价,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延缓衰老,提高生存质量,是中老年人的迫切需要。衰老评价是衰老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
期刊
利用静态自动箱连续观测系统对冬小麦农田翻耕(对照)、秸秆覆盖、免耕、秸秆深施和有机肥5种农业措施条件下N2O排放通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各处理中N2O高排放通量均在12:00—1
前不久编辑到南京出差,与中国石化第二建设公司的朋友小聚,交谈中说起了该公司陈建余同志的一个故事,在这里引述一下:
本文引入土壤有效降水和土壤准耗散概念,把不同强度的日降水量按土壤可利用程度划分为9个等级,建立逐日有效降水、旬平均无有效水分来源下的土层贮水变化量(土壤准耗散)和土壤日耗散计算模型。并基于土壤逐日贮水量动态变化模型和土壤墒情指数,实时估算土壤湿度变化,进而利用加密自动气象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动态监测区域水分的盈亏和旱涝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自动站资料的应用、土壤墒情监测和干旱预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