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铁车轮的智能检测装置及其运动系统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51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车轮在制造过程中的缺陷检测是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行驶最为重要的一环,以往的检测方法是依赖简易的机械装置固定激光超声探头、旋转高铁车轮来实现内部缺陷的检测,或者由工人携带检测设备,手持超声检测探头进行扫描,通过观察显示屏人为判别是否存在缺陷。常规超声检测的方法受探头的制约,扫查角度有限,同时探头发射超声波的声束覆盖角度小、扫查效率低,并不能满足在车轮生产中快速扫描、精准探伤的需求。近些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检测系统已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可实现自动化无损检测的对象仍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平面类、圆筒类等简单形状的工件或者是某种特定形状的构件,而且一些高端的自动化检测设备主要依赖于进口,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本文结合机器人技术、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和视觉识别技术,针对高铁车轮制造过程中的智能化检测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根据高铁车轮的检测需求,基于六轴机械臂、AOS超声相控阵平台、Azure kinect相机的成像原理和相机标定,对整个检测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2)基于点云模板匹配的方法实现高铁车轮的识别、定位以及探头扫描路径的提取。本研究首先对高铁车轮三维图像进行点云提取和处理,保存为模板并提取目标扫描路径。然后利用Azure kinect相机对高铁车轮进行了三维点云重建与模板点云进行匹配。(3)基于Coppeliasim搭建了一个高铁车轮自动化检测的虚拟环境,通过MATLAB和CoppeliaSim之间的API通讯接口,使CoppeliaSim中的检测机械臂模型能够响应MATLAB的外部控制以便进行扫描轨迹的仿真,并对扫描过程进行运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高铁车轮的自动化检测,直观的显示检测机械臂探头的运动,并实现合理的轨迹,为检测机械臂控制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4)本研究设计并完成了Azure kinect相机立体视觉误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相机在0.6-1.6m的工作范围内误差最小,可以达到1mm左右。本研究根据所提取的扫描路径完成了超声相控阵自动扫查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板带材在高新工程领域的应用,对板带材产品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生产板带材的关键设备轧机能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轧机振动是轧机运行不平稳的最直观表现,会导致板带表面产生振纹,严重时产生堆钢、轧辊爆辊等现象,降低轧制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因此对于轧机振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轧制工艺优化方法一般基于最小能耗,而没有考虑轧机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轧制过程力能参数与轧机系统振动机理
学位
学位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物联网能耗大、频谱资源稀缺的问题愈发严重。新兴的环境反向散射通信(Ambient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AmBC)是支撑无源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与蜂窝通信系统协作传输可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协作MIMO-AmBC系统的通信传输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首先,本文对协作MIMO-AmBC系统进行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