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理论火灾下楼板的损伤识别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n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楼板作为火灾下受损最严重的构件,动力特性能够很好地被识别和分类。本文基于动力理论确定高温下楼板的损伤区域和损伤程度。随着楼板动力特性的改变,疏散人群与其共振成为可能。将生物力学与工程结构结合,分析人群激励下楼板的动力响应。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方式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结论包括四个方面:1.火灾下楼板在平行于中面的任意截面中各个方向材料性能相同,可假设楼板为横观各向同性体;由于温度场的不均匀性和损伤深度的增加,中性轴位置随受火时间上移。火灾下楼板振动相对于普通平板存在以上两个特点,可依据经典薄板理论推导火灾下楼板振动微分方程。结果表明:(1)横观各向同性体振动应采用厚板理论,计入剪切变形、挤压变形和转动惯性力矩的影响。但实际楼板不属于厚板范畴,上述因素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振动微分方程和解析式同经典理论;(2)中性轴的偏移使板内应力分布发生变化,需考虑中性轴偏移量Z0的影响。最终推导得振动微分方程和解析式的形式同经典理论,刚度项中计入偏移量Z0产生的附加刚度。2.楼板刚度是关于弹性模量和厚度的函数,将一维热传导解代入到刚度表达式,沿板厚方向对刚度项积分,进而将其转化为时间和空间的函数。板厚不变的情况下刚度项仅与时间有关,继而得到固有频率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提出基于等效代换损伤深度评估方法,探讨模态曲率差法判定损伤位置。最后分析计算钢筋和挠曲变形对评价理论的影响。结果表明:(1)平板刚度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常规平板刚度,另一部分为中性轴偏移造成的刚度附加项。两部分刚度与频率均可转化为以时间为变量的表达式;(2)对于损伤深度和损伤位置的判定均以火灾下刚度项为基础,已知刚度演变规律即可对火灾下楼板损伤进行定量评价;(3)钢筋和挠曲变形的影响分别体现在附加质量,附加刚度和曲率半径上。3.对简支单向板和双向板进行火灾试验,通过实测数据验证理论推导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1)标准升温下,内部温度场符合一维热传导,同时挠曲变形相对板厚较小,满足理论分析前提条件;(2)实测固有频率与理论计算相比没有较大偏差。其中,双向板较单向板吻合程度较好、前30min较后期吻合性较好、配筋少相对配筋多吻合性好;(3)固有频率吻合性可验证刚度计算式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以刚度为参数的损伤深度和损伤位置判定方法是可行的。4.火灾下人员疏散可能引起楼板的二次损伤,甚至造成楼板完全破坏。整理相关研究,提出基于同步率的人群荷载频率计算方法,从共振角度来判断楼板的安全性;建立人-构件动力方程,从舒适度和安全性两方面说明人员激励对楼板振动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也不断创新高。由于超高层建筑自振周期大,对长周期地震动作用更为敏感,因此,提高高层或超高层结构在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城市的供水、供气、热力、排污等地下管网系统是现代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工程。在地震作用下,地下管线的破坏不仅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而且会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我国很多
学位
本文参照国内外型钢与混凝土以及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试验,做了8根T型钢混凝土试件的推出试验,分析了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横向配箍率这三个因素对型钢混凝土粘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存在流程较长,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抗冲击负荷差等缺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将传统A/O活性污泥法工艺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来提高脱氮效果。   本研究采用缺氧-好
学位
HR-EPS模块是一种比普通保温材料更为优越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节能环保等优点。因而由HR-EPS模块构成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HR-EPS模
动力固结法(强夯法)在工程实践中已被证明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软弱土地基加固。但是,对于含水量很高的饱和软粘性土能否使用动力固结法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投资大,在政治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一旦在风荷载中遭到破坏,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进行风荷载反应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所
学位
入渗是水分进入土体的过程,入渗问题是土力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水分在进入土体的过程中,大部分空气极有可能被封闭在土体孔隙中形成封闭气泡,阻碍水相的流动,使土体的渗透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交通、港口、码头等行业的蓬勃兴起,既有轴向受荷桩受邻近土体侧移作用的问题近年来在工程实践中更是经常遇到,如何对土体侧移作用下既有轴向受荷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