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水资源的粗犷式开发利用,使淡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长时序、高频度、快速、准确的水体污染及水质变化监测是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的关键所在。传统的监测方法是到实地取样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将水体分为不同质地的类别,即进行水体分类。显然,这种方法野外工作量大,采样点稀疏,不能满足对大面积水域水质变化监测的需求。本文引入卫星遥感技术,利用2003~2011年1711景MERIS影像,研究太湖水体的遥感分类方法,及水体类别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与规律,以期为大区域水体监测和治理提供基础支撑。本文首先对实测光谱数据进行模糊聚类,结合水质参数和固有光学量确定水体类别,并建立决策树模型。然后对MERIS同步数据进行精度与敏感度测试,选择第六波段为最优波段。结合MERIS的中心波段以及同步点的水质参数,对实测数据的决策树模型进行波段调整和阈值调节,建立基于MERIS的决策树模型。最后对太湖9年的MERIS数据进行水体分类,并分析了太湖水体类别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年、季、月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有:(1)提出基于实测光谱聚类的水体分类方法,结合水质参数和固有光学量,得到水体类别并建立基于实测光谱水体分类的决策树模型。(2)将实测数据和同步数据结合,构建了基于MERIS影像水体分类的决策树模型,并验证了MERIS影像在太湖水体监测的适用性。(3)对太湖2003~2011年1711景影像分类统计,分析九年间水体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叶绿素主导的水体主要分布在湖区北部的竺山湖、梅梁湖、贡湖区域;叶、悬主导的水体主要分布在竺山湖、梅梁湖、贡湖,以及东部沿岸和湖心区域北部;悬浮物主导的水体主要分布在湖心区域。○2春冬季悬浮物主导的水体所占区域最大,发生频率高;夏秋季叶、悬主导水体所占区域最大,发生频率高,叶绿素主导的水体四季中夏季表现最明显。○3三类水体分布区域和频率的月份变化与季节变化规律呈现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