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关注与张扬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有着百年的文化艺术渊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当下,各种形式的啦啦操赛事活动层出不穷,啦啦操在实践中得以蓬勃发展。但啦啦操理论知识严重滞后,学科体系尚未建立,不仅有碍于运动自身的科学化发展,也影响了人的身体实践认知及行为,从而不利于个体整全及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身体是人类存在的基点。啦啦操的文化内涵与运动宗旨一直是:直接运用人的“身体”来凸显人类风采、传达正能量。它时时处处彰显着身体的本真意义,彰显着人的主体性价值。本文基于身体美学、体育哲学研究视角,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啦啦操运动中身体的外在呈现及内在关注两个向度进行探析,探讨啦啦操运动中的身体表征及塑造完整身体的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梳理相关文献,并提出本研究的价值和存在的研究空间;第二部分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基本技术动作、难度动作及服装饰物、器械道具等的选择应用等方面着手,剖析啦啦操运动中身体的外在形态。第三部分从哲学、美学、人学视角介入,探寻个体体验过程中身体的内在关注维度,即“认可-崇拜-觉醒-欣赏-超越”的自我观照、自我转换和自我提升的发展机制,阐释“身体”在啦啦操运动中的重要实践意义和文化意蕴;第四部分从身体审美实践的角度,探寻啦啦操运动塑造完整身体的方法、策略。在啦啦操运动中,运动者的身体及其动作是其思想和灵魂的直接“体现”。因此,“身体”不仅是啦啦操运动外在表达的物质基础与载体,更是人们感知身体、感悟生命和创造性自我体验、塑造的场所。啦啦操运动促使个体重视完整性的身体及身体经验,进而使其通过身体并敞开身体与外界的互动空间,激发与提升人的生命张力,追寻更高自我的涅槃。
其他文献
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本文从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角度对细胞生物学理论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的优化改革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为提高细胞生
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工科的实质内涵、由来和发展,然后从工程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工科的实质内涵对大学教育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的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专题式教学是以教学大纲为蓝本,以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抓手,重构教学内容体系的一种教学形式。专题式教学注重基础,彰显整体,立足现实,着眼教育,有效提升
随着船舶、铁路、汽车和建设等主要用钢行业迅猛发展,对钢材的各项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要求钢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塑韧性。而通常提高钢强度的同时,一般都会损失
大学生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成败的重要风向标,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高教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对大学生质量评价体系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CT、MRI表现,比较STIR、SPAIR-T2WI、FS-T2WI三个MR脂肪抑制技术检查AS的成像效果。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住院、门诊AS患者中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共65例,采集病史,行实验室检查、CT和MR检查。其中30例MR检查采用斜冠状位T1WI、STIR、FS-T2WI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