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啦啦操运动起源于美国,有着百年的文化艺术渊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当下,各种形式的啦啦操赛事活动层出不穷,啦啦操在实践中得以蓬勃发展。但啦啦操理论知识严重滞后,学科体系尚未建立,不仅有碍于运动自身的科学化发展,也影响了人的身体实践认知及行为,从而不利于个体整全及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身体是人类存在的基点。啦啦操的文化内涵与运动宗旨一直是:直接运用人的“身体”来凸显人类风采、传达正能量。它时时处处彰显着身体的本真意义,彰显着人的主体性价值。本文基于身体美学、体育哲学研究视角,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啦啦操运动中身体的外在呈现及内在关注两个向度进行探析,探讨啦啦操运动中的身体表征及塑造完整身体的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梳理相关文献,并提出本研究的价值和存在的研究空间;第二部分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基本技术动作、难度动作及服装饰物、器械道具等的选择应用等方面着手,剖析啦啦操运动中身体的外在形态。第三部分从哲学、美学、人学视角介入,探寻个体体验过程中身体的内在关注维度,即“认可-崇拜-觉醒-欣赏-超越”的自我观照、自我转换和自我提升的发展机制,阐释“身体”在啦啦操运动中的重要实践意义和文化意蕴;第四部分从身体审美实践的角度,探寻啦啦操运动塑造完整身体的方法、策略。在啦啦操运动中,运动者的身体及其动作是其思想和灵魂的直接“体现”。因此,“身体”不仅是啦啦操运动外在表达的物质基础与载体,更是人们感知身体、感悟生命和创造性自我体验、塑造的场所。啦啦操运动促使个体重视完整性的身体及身体经验,进而使其通过身体并敞开身体与外界的互动空间,激发与提升人的生命张力,追寻更高自我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