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ERP系统问世后的数十年时间里,这种新型的集成式的管理信息系统逐步风靡世界,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成为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中最重要的部分,并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和发展后劲。但是,尤其是在中国,企业ERP系统应用的高失败率和低收益率正日益成为阻碍ERP系统应用的重大问题。如何提高ERP系统实施的成功率和收益率激发了学术界极大的热情,逐步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往的研究普遍采用静态的观点,从ERP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角度探讨ERP系统成功以及ERP绩效,难以解释ERP系统绩效衍生这一动态过程。本文基于ERP系统实施动机的角度,分析动机对于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带有行为特征的关键成功因素的影响,进而探究ERP系统绩效的内在衍生机理。本文的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ERP系统绩效衍生研究的不足。本文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研究方法构建ERP系统绩效衍生模型,随后应用实证数据对模型完成检验。本文首先采用后民族志法(Meta-ethnography)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综合(Synthesis),实现ERP系统绩效衍生模型的构建和初始量表的开发,模型涵盖了ERP系统实施动机、ERP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以及实施后的企业绩效三个方面的内容。然后,以收集到的73个案例研究作为二手数据源,通过案例调查法(Case Survey)实现了对ERP系统绩效衍生模型的验证。同时,探索了企业规模、企业性质等组织情景因素对ERP系统绩效衍生模型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阐述研究意义;第二章文献回顾部分,介绍了ERP系统实施动机、ERP系统实施关键成功因素、ERP系统成功评价和绩效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相关研究;第三章研究设计部分,通过后民族志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实现ERP绩效衍生模型的构建、提出了相关假设、开发了初始的量表;第四章统计分析部分,在73个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案例调查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性分析,实现了对模型和假设的检验和组织情景因素对模型中各个变量影响的检验。第五章结论部分,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实践和理论贡献、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