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

被引量 : 32次 | 上传用户:szhany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绚丽夺目的时代,也是魏晋风度形成的时期。政局的分裂与统一,地域文化的保守与创新,文化中心的迁移与转换,南北士人的冲突与交流,使得魏晋文学的地域性特征时而凸显、时而淡化。魏晋时期复杂多变的地域文化格局为本课题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本文以“汉末魏晋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为题,将魏晋文学上溯至汉末中原文学新风的兴起,下延到晋宋之际江州隐逸文风的新变。论文分汉末、三国、西晋、东晋四个时段,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对文学的影响,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与文学融合,文化中心迁移对文风新变造成的影响等诸多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通过对汉末魏晋时期不同地域文人群体、文学创作以及文风特点及其文化成因的梳理,以期从地域文化视角揭示魏晋文风演变的历史进程。本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具体如下:第一章:汉末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文学发展。本章重点考察汉末文化中心的东迁对魏晋文化格局及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同时对汝颍地区文化与文学的兴起及其传播、荆州流寓士人文化及文风加以论述。汉末文化中心由西汉时期的关中地区向中原地区迁移,导致以经术及辞赋为代表的关中文化逐步衰微,而以清谈及抒情文学著称的中原文化日益兴盛,地域文化的兴衰更替对魏晋文学的新变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原文化的复兴以洛阳周边的汝南、颍川、南阳、陈留等地为代表,驳杂多元的中原文化对汉末士风及文风的演变颇有影响。汉末军阀割据,中原士人纷纷流寓各地,致使中原文化向荆州、冀州、辽东等较为边远的地区传播。其中,荆州士人以其“多张新帜”的学风以及“悲而不壮”的文风对汉魏之际的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流寓各地的文人群体会聚邺下,造成了建安文学的繁盛,同时也为西晋洛中文坛的兴盛创造了条件。第二章:三国吴蜀文化传统与文学发展。本章着重考察魏、蜀、吴三国文化与文学的发展状况,在对三国文化传统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又对研究相对冷寂的吴、蜀两地文化传统、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成就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三国时期,邺下文坛秉承汉末汝颍新风,又经建安七子以及竹林名士的标新立异,中原文风趋于清俊华靡。相对而言,吴、蜀两地偏安一隅,学风趋于保守,文学发展也较为滞后。吴、蜀两国秉承两汉文化传统,文学观念以儒家经世致用思想为重,文学创作成果也不够丰硕,但孙吴之四言诗、体物赋、应用散文以及蜀汉之应用散文尚有可观之处。吴、蜀文学虽然在创作数量以及文学成就上不可与曹魏文学同日而语,但作为三国文学的一部分,吴、蜀文学也不可小觑。西晋时期三国归晋,吴、蜀士人的文化贡献功不可没,这与两汉三国时期吴、蜀文化的深厚积淀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孙吴时期江东文化士族的发展壮大,对两晋南北朝时期江东文化的发展以及南北文学的交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章:西晋南北文化交流与洛中文坛的兴盛。本章从南北文化交流角度考察西晋洛中文坛的兴盛,将西晋文学分为三个时期进行研究。前期为晋武帝泰始年间至太康九年当时的文坛领袖为张华,他推崇文学、奖掖后进,对魏、蜀、吴三国文士皆有提拔,这对晋初文学创作风潮的兴起以及文风的转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期为晋武帝太康九年至晋惠帝太安二年。太康末年,江东才俊二陆兄弟入洛,以二陆为首的南方士人群体与北方文士之间既有文化冲突又有交流,客观上促进了洛中文学的发展,洛中文坛因此呈现出“足俪邺都”的繁盛局面。通过南北士人的文化交流,南北文风也有所融合,三国时期吴地文学质朴平实的文风逐渐改变,从陆机文学创作的南北意象特点即可看出南北文风的融合。晋惠帝元康年间,西晋政局日乱,南方士人纷纷回乡,直至晋惠帝太安二年陆机被害,洛中文坛也逐渐消歇。后期为惠帝太安二年至晋愍帝年间,回乡的南方士人将清谈习气带至江左,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张翰等。虽然西晋后期文坛日益衰微,但南方文学受到洛中文坛的影响而趋于清丽玄淡,这为东晋时期江东地区玄言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东晋文学地域分布与文学嬗变。本章旨在揭示东晋文士的地域分布与文学创作之关系,文章在考察东晋时期建康、会稽、江州士人群体的地域分布及其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东晋地域文化变迁与文风演变之关系加以梳理。东晋时期的三大文学中心分别代表着东晋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性特点:建武年间的建康地域以中兴文学主题为主,永和年间的会稽地域以山水玄言文学为主,而义熙年间的江州地域以隐逸文学为主。东晋初期的建康文坛受新都政局的影响,士人大多关心政治、揄扬风流,文学创作的庙堂色彩较为明显。东晋中期的会稽山水玄言文学为江左文风的典型,表达出侨寓士族群体疏远政治、逍遥自适的情怀。东晋后期的江州隐逸文学受到江州隐逸文化影响,寒门的文化身份以及动荡的政治局势,使得江州文士息心栖止、固穷守节。江州隐士群体的文学创作注重气节、长于比兴,表现出对汉魏抒情言志文学传统的复归,这对扭转东晋中期侨寓士族文学“淡乎寡味”的玄言诗风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认为,魏晋文学是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并不断吸纳、融合各地域文化,最终形成了融汇南北文化的魏晋文风。南朝时期的建康、荆雍一带文化发达,以吴声、西曲以及宫体诗为代表的南方文学逐步取代中原文化影响下的魏晋文学,审美风尚也趋于柔靡清丽。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而这几年,互联网热门之一的HTML5标准的开始制定,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响应式web设计概念的提出及普
目的 :探讨清心莲子饮治疗儿童隐匿性肾炎血尿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 (中药 )和对照组 (西药 ) ,治疗组以清心莲子饮加减 ,对照组以潘生丁每日 3mg/Kg ,分 3
合情推理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理课程的重要基础之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1.了解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发展的现状;2.了解学生对于合情推理题的解题方法与解题困难所在;3.探讨小学
<正> 由白芍、当归、川芎、熟地组成的四物汤,是中医最常用的方剂之一,其用途之广,为中医临床各科医生所喜爱。然本方出处说法不一,最具代表性者有二,一是认为本方出自《太平
民办函〔2004〕60号文件提出,“各地要把制订科学、合理的低保标准作为提高低保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好。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物价上涨、消费水平高低等情况适时调
<正>美国《联合部队季刊》2014年第3期刊登Jeffrey Becker《未来冲突与战争环境》文章。该文认为,要建立一支能够高效地组建、呈现和成型的部队,为未来的联合作战部队做准备,
新加坡为纪念与文莱两国货币等值流通协议签署40周年,于2007年6月27日开始发行20新加坡元塑料纪念钞。该塑料纪念钞的防伪特征主要表现在塑料材质、油墨、印刷版型和印刷裁切
创办于1989年10月的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是“国内十大服装专业市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一级批发与流通市场之一。“中国13亿人口,人均1件衣服来自‘四季青’,”四季
<正>一、采光权的内涵与性质(一)采光权的内涵采光权(也称为日照权)是指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为获得日照而要求邻人限制其房屋或其它构造物的距离或高度的权利。
本论文针对我国某履带式自行火炮轻量化技术的要求,利用铝合金材料通过多次挤压整体成形技术,制造出满足技术要求的铝合金负重轮,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瞬态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