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PONV性别差异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aiuggid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吸烟患者腹腔镜手术PONV发生率的性别差异目的:探讨吸烟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腹腔镜手术病人246例作为研究对象,最终有效病例为240例。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2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组:男性吸烟组(MS组)60例,非吸烟组(MN组)60例;女性吸烟组(FS组)60例,非吸烟组(FN组)60例。记录患者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恶心呕吐的程度、首次恶心发生时间、首次呕吐发生时间以及需要抗恶心呕吐治疗的患者例数。统计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程度的评分以及术后首次恶心呕吐的发生时间,分析吸烟对腹腔镜手术PONV发生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术后24小时内MS组未发生PONV患者的例数明显多余MN组(P<0.05),MS组总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MN组(P<0.05),MS组PONV达Ⅳ级而使用抗恶心呕吐药物干预病例明显少于MN组(P<0.05);同时MS组首次恶心发生时间、首次呕吐发生时间明显延长于MN组(P<0.05)。FS组与FN组相比患者未发生PONV例数、总PONV发生率、首次恶心发生时间、首次呕吐发生时间以及PONV达Ⅳ级而使用抗恶心呕吐药物干预病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吸烟患者腹腔镜手术PONV的发生率存在着性别差异,吸烟能明显降低男性患者PONV的发生率,且能延迟男性患者术后首次恶心、术后首次呕吐的发生时间。但是吸烟不能降低女性患者PONV的发生率,亦不能延迟女性患者术后首次恶心、术后首次呕吐的发生时间。第二部分地塞米松、托烷司琼对腹腔镜手术PONV预防作用的性别差异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托烷司琼对腹腔镜手术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预防作用的性别差异。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拟行腹腔镜手术病人382例作为研究对象,最终有效病例为360例。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组:男性地塞米松组(MD)60例,男性托烷司琼组(MT)60例,男性对照组(MC)60例;女性地塞米松组(FD)60例,女性托烷司琼组(FT)60例,女性对照组(FC)60例。MD、FD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静脉滴注地塞米松0.15mg/kg,MT、FT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mg,MC、F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恶心呕吐的程度、首次恶心发生时间、首次呕吐发生时间以及需要抗恶心呕吐治疗的患者例数。统计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恶心呕吐程度的评分以及术后首次恶心呕吐的发生时间,分析地塞米松、托烷司琼对预防PONV的性别差异。结果:1.术后24小时内MD组未发生PONV患者例数明显多余MC组(P<0.05),MD组总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MC组(P<0.05),MD组PONV达Ⅳ级而使用抗恶心呕吐药物干预病例明显少于MC组(P<0.05);FD组与FC组相比患者未发生PONV例数、总PONV发生率以及PONV达Ⅳ级而使用抗恶心呕吐药物干预病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术后24小时内MT组总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MC组(P<0.05),MT组PONV达Ⅳ级而使用抗恶心呕吐药物干预病例明显少于MC组(P<0.05),MT组首次恶心发生时间、首次呕吐发生时间明显延长于MC组(P<0.05)。FT组总PONV发生率明显低于FC组(P<0.05),MT组PONV达Ⅳ级而使用抗恶心呕吐药物干预病例明显少于FC组(P<0.05),FT组首次恶心发生时间、首次呕吐发生时间明显延长于FC组(P<0.05)。结论:1.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PONV,其预防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可以降低男性患者PONV的发生率,并且延长了男性患者术后首次恶心、术后首次呕吐的发生时间。但是地塞米松不能降低女性患者PONV的发生率,亦不能延长女性患者术后首次恶心、术后首次呕吐的发生时间。2.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托烷司琼预防PONV,可以降低PONV的发生率,对男性、女性均有效,延长了术后首次恶心、术后首次呕吐的发生时间,并且对女性效果优于男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力MRI T_2WI对Ⅱ期宫颈癌精确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Ⅱ期宫颈癌患者的MRI影像资料,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术前临床FIGO
目的:挤压伤(crush injury,CI)是指挤压所致的直接损伤,其主要受损组织是骨骼肌丰富的四肢,而挤压综合征(crush injury syndrome,CS),又称创伤性横纹肌溶解,是指长时间挤压后
目的 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门诊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效果评价,提高住院医师门诊教学水平。方法 探讨和比较中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门诊教学的差异,分析门诊教学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对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256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8例
背景: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作为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而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年龄位于30~5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根据
目的了解1~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状况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来该院儿保门诊检查有饮食行
目的:膝骨关节炎是骨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病症,多发于中老年人,其英文全称为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KOA,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KOA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所导致的关节疼痛、
时下,赏识教育、无批评式教育的提法越来越热,社会舆论都在大声疾呼"尊重儿童,善待儿童",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儿童,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以至于一些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
背景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是一种常见的多种因素参与而引发的脊髓组织进行性、自毁性级联放大的破坏甚至出现不可逆性脊髓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