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发电过程往往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能量转换涉及众多环节,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多种工作模态。如传统化石能源发电过程中的燃烧设备、热机,新能源发电过程中的机电设备、反应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电过程往往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能量转换涉及众多环节,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多种工作模态。如传统化石能源发电过程中的燃烧设备、热机,新能源发电过程中的机电设备、反应装置等,这些装置设备在全工况运行过程中的运行模式及与其它设备的关联关系会发生变化,给过程控制回路的控制品质及系统整体运行性能带来较大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组件的多模态建模与时序分析方法,尝试为复杂发电过程多模态切换的分析与优化问题提供系统性、规范性的研究方案。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深入分析发电过程多模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组件的多模态建模与时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基于组件的模态感知模型、模态切换策略和模态切换时序分析等三部分。该方法可为研究复杂发电过程多模态切换的分析与优化问题提供系统性、规范性的解决方案。基于组件的模态感知模型可以清晰地展现出复杂发电过程不同模态下各个组件的交互关系;基于组件时序分析方法可以从时间统计的角度准确地分析模态切换的各项性能。(2)为验证基于组件的多模态建模与时序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在一台1.5MW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标准模型上进行了仿真算例分析。首先建立了基于组件的变桨距风力发电系统模态感知模型,并对风力发电系统各个模态切换过程进行时序分析,然后对优化潜力最大的发电模态→制动模态切换过程进行优化,采用模糊自整定多模态PID控制系统,实现系统在全工况运行过程中综合控制性能的提升。(3)为进一步论证基于组件的多模态建模与时序分析方法在工业实践中的可行性,本文在一台330MW循环流化床机组仿真机上,针对其风烟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建立基于组件的风烟系统模态感知模型,完成对机组风烟系统在点火准备→点火完成→开始投煤模态切换过程的时序分析;并通过OPC协议,在LabVIEW平台上实现风烟系统时序分析程序对模态切换过渡过程的自动分析。
其他文献
玉米品种郑单958已经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5年时间,生产上迫切需要比郑单958单产更高、收获期子粒含水量更低(少6个百分点)以及株高和穗位高更低的玉米新品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
散粒体作为一种非连续介质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工程建设当中,因此对散粒体强度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但目前对散粒体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散粒体静态
本文制备了一系列新型不对称的1-(2,4-{(4-MeOC6H4)2CH}2-6-MeC6H2N)-2-(ArN)C2C10H6 及相应的氯化镍配合物和溴化镍配合物,并把镍配合物作为预催化剂应用于乙烯聚合,产生了
近年来,工业的不断发展令人民的生活水平稳步增长,但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增加及管理不当,水体中重金属和染料等污染物已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吸附法仍是水污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积累了合作社经济发展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合作事业在全国各省市全面展开。其中上海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呈现出自己独有的区域性。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没有革命根据地及相关老解放区试办合作社的经验,解放后的上海,通过接管、整顿和改造国民党政府的旧上海市合作社,建立了新中国的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本文力图通过对档案、报刊等已有文献资料的分析整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的发展历
株高和穗部性状是决定小麦(Tritucum aestivum L.)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其突变体则是研究小麦茎与花器官发育分子机制的理想材料。对其突变体加以研究利用有助于了解小麦茎、
群理论是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数学成就之一.一方面在于其开拓了全新的领域并成为其他代数结构的基石,另一方面在于其对称性对其他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如晶体结构等.其中,探讨有
本文致力于解决通过带有误差的散射特征曲线计算云中水滴半径分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不适定问题,运用了吉洪诺夫变分正则化方法,该方法旨在找出线性方程组众多解中使残差范数和解的范数的加权组合最小的解。文中给出了相对于各种误差程度的计算实验的结果,与此同时,实验中还考虑了根据不同区间范围的散射特征曲线(0-180°,0-30°和150-180°)来计算水滴半径分布。实验表明,对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在适当地
高分辨率的零动能(ZEKE)光谱技术是目前研究原子和分子电离阈值之上能态特性的最高分辨率的光谱技术之一,对于洞察原子和分子的内部信息,研究原子、分子及光子的相互作用等都有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缓解环境和气候问题的重点,也是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2017年12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分阶段逐步纳入钢铁、石化、化工和造纸等其他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随着中国环保制度日趋严格,碳排放交易体系日益完善,作为首批被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传统制造业,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