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创新工具之一,资产证券化自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资产证券化采用以未来现金流为支持的信用资产为基础,是一种异于传统融资方式的结构性融资。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已经成为主流的金融方式;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资产证券化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并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起步较晚,近几年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迅速,市场日渐繁荣,然而,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类型、交易规模、SPV组织形式、法律法规等,其中税收政策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交易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而税收成本作为交易成本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大小直接决定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交易过程中相应的成本,非常值得关注。本文采取交易成本中的税收成本这一角度,通过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SPV)这一核心主体为切入点,通过两种不同类型典型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其涉税问题,希望通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SPV税收政策进行分析,得出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SPV的税收负担,以促进我国的更进一步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本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有关资产证券化及其对SPV课税的理论。分别从多个维度介绍了有关资产证券化的内涵和作用、重要参与主体以及SPV的组织形式;分析了我国对资产证券化SPV课税的相关理论和原则。第二章,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SPV税收政策。梳理了我国有关资产证券化SPV有关印花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税收政策,并分析了这些政策及其不足之处。第三章采取案例的形式对相应的税收政策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中对SPV的税收应用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介绍了欧美以及亚洲发达地区和国家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税务处理,主要包括资产证券化的立法层次、SPV的组织形式以及对我国资产证券化SPV税收政策完善的借鉴。最后一章主要从统一我国资产证券化SPV税收立法和完善各个税种的税收政策以及税收征管方面的具体建议。本文结合最新的有关资管产品增值税处理办法,对资产证券化SPV有关增值税的处理进行了着重分析,并结合我国有关税收原则对资产证券化SPV税收处理提出了完善建议,这是本文较其他研究者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