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时期隔不断的声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hxd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沦陷区上海沉闷的文坛上,各种不依赖于敌伪的杂志相继停刊,而《万象》却陪着沦陷区人民度过了那个恐慌和愤懑的年代,并且它以比较优秀的作品慰藉了受压迫的人民,填补了沦陷区人们精神上的空洞。《万象》之所以能够一如既往地出版并受到人们的好评,在于两位主编的精心策划和他们高尚的民族精神,在于该刊的通俗性以及文学性,更在于该刊一定的思想进步性。有论者认为《万象》是在柯灵主编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鸳鸯蝴蝶派杂志转变为新文学杂志,这一说法我认为是不正确的。《万象》在1941年-1945年上海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和特殊的地域,呈现了这份综合性商业刊物的多样性,但总体上它的前后期是延续地发展着的,并且它不依附于任何组织而独立地发展着。
其他文献
翻译教学以培养合格翻译人才为目的,属于应用翻译学范畴。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翻译教学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指出扩展翻译教学研究视域、建构多元互补的教学模式、树立客观科
目的:(1)通过对新疆地区具有遗传背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BRCA1/2基因突变检测,了解BRCA1/2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在人群中的分布,探讨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与遗传性乳腺癌的关系。(2)通过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朝鲜族女性小说在改革开放新的时代背景和生存环境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创作业绩。这时期女性小说不仅表现了女性对自身权利的主张,关于社会、道德方面
在过去的 2 0多年中 ,西方学者对学习策略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并建立了各种学习策略的分类框架。但是 ,已有的框架尚且存在一定缺陷 ,尤其是元认知策略与其他策略的关系不明。
自1979年邓拓获“平反昭雪”之后,“三家村”的杂文随笔受到一些历史学家和文学史家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应有的正面评价。目前对“三家村”的研究存在各种说法,似乎各有其道理,如:“
基于对不同版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之解读,文章对当前我国面向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之现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针对目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初期白话诗作为中国新诗的发端,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传统诗歌的反叛和对外国诗歌的借鉴等方面,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笔者认为,白话诗并非全然切断了与传
在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各类书籍和研究性的文章之中,“少年中国诗人群”一直是一个很少出现,也很不受关注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是研究的“冷点”。造成这种受忽视情况的原因是
在延安文艺讲话精神的指导下确立起来的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十七年”文学,一直是在反对文艺脱离政治倾向,即文艺的“非政治化”倾向和反对公式化概念化倾向两条战线的斗争
<正> .引言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过程中,科技人员的外语水平是个举足轻重的因素。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各种文字的和有声的技术情报资料大量涌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