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饱经忧患,历尽屈辱,租界就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华的产物,对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历史与现实有紧密的联系,历史事件对现今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现在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不能忘记历史的。天津租界的存在几乎伴随了近代天津城市成长的全部,因此我们若想研究或者了解近代天津的历史,天津租界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研究天津租界是有现实意义的,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天津租界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以更广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些必要的有益的历史借鉴。同时天津租界的研究有其学术意义,天津租界的研究有待深入,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这一不足限制了租界研究的视野,因而本文通过分析天津英租界市政管理的官方和非官方机构,在清晰了这段历史的同时,还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把握天津英租界市政管理的体制,进而了解官方和非官方机构在市政管理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1860年12月17日,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天津英租界。1919年英租界合并实行统一的市政管理,制定了统一的市政管理章程——驻津英国工部局1918年章程。1928年4月11日召开了天津英租界第十次选举人常年大会,在会上董事长提议修改驻津英国工部局1918年章程,经表决通过,1929年开始实行。修改后的章程可称为驻津英国工部局1928年修正章程,该章程确立了新的英租界管理模式,此后基本上英租界是依据该章程确立的模式进行市政管理的,一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接管英租界。因此本文考察的时间范围是1929—1941年。本文从整体上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考察了天津英租界市政管理机构的形成,从英租界的形成和市政管理机构的形成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天津英租界的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立法机构也就是英租界的权力机构,是选举人大会,有两种形式即选举人常年大会和选举人特别大会,行政机构主要分析了董事会和工部局。第三章主要围绕天津英租界市政管理中的非官方组织展开论述,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中国纳税人公会,一是保管团,两者积极参与租界市政管理,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租界居民的权益,使英租界的市政制度具有民主色彩。第四章分析了天津英租界各机构在市政管理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官方机构和非政府机构之间存在着协商合作关系,也有冲突和摩擦。在结语部分,从总体上进行了一下梳理,一方面英租界的市政管理体制体现了分权,具有自治性和民主性,在实际运作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英租界的民主制度设计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自治和民主的程度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