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是我国维吾尔族的聚居区,也是国家实施双语教学的主要地区,多年来实践反复证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是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突破口”,且从政策上来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的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在民族教育问题上的一贯原则。维汉双语教学中双语教学模式是实施双语教学的结构形式,恰当的、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双语教学模式是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对维汉双语教学模式的考察对于把握新疆双语教学现状,指导维汉双语教学实践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南疆重镇—喀什疏勒县小学维汉双语教学模式为例,结合语言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观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主客位研究法通过实地田野调查,系统探讨该地区小学双语教学模式实践层面的相关问题,包括师资、语言文化背景、双语教材、政策投入、两种语言的差异、师资培训、实施策略、实施效果、学生汉语学习的态度、动机、兴趣等内在需求。 调查研究发现,疏勒县小学现行的“以汉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影响它顺利实施的突出问题有: (1)师资紧缺水平低、任务重、双语教学理论素养缺失,培训工作还没有走向正规化、制度化;(2)双语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缺乏必要的双语教学设施;(3)严重缺乏符合族学生实际需要的双语教材和适应地方特色的双语教材,没有维汉对照双语教材和双语参考资料;(4)农村入小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受过学前双语教育,汉语基础很差;(5)虽然很多家长对双语教学的希望很大,但现行的模式有很多弊端,所以热情不高;(6)疏勒县特殊单一的语言文化背景,缺乏汉语学习的环境。 鉴于此,得出疏勒县地区“以汉为主的双语教学模式”实施现状与双语教学的理论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实施的双语教学模式并没有达到双语教学的预期目标。 最后从影响与制约目前双语教学模式的因素与条件出发并结合聚集区民族小学的实际情况,研究探讨出维汉双语教学模式改进建议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