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不仅需要切实强化董事的责任,以更好约束其尽职尽责、为公司与股东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懈努力;而且也需要对于尽到一定勤勉义务的董事进行必要的免责,以使其能够“轻装上阵”,放手从事管理与经营,而无后顾之忧。正因如此,在强化董事责任的同时,设计必要的法律制度减轻或免除董事的责任,成为各国公司立法的通例。我国立法亦莫能外。但是,综观我国的董事责任免除制度,尚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制度作用的发挥,导致了公司内部利益关系的失衡。因而,有必要对于现行的立法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找出存在的根本问题,提出改进我国董事责任免除制度的基本策略。本论文写作的目的即在于此。笔者将着重从立法与司法两个维度对我国董事责任免除的制度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反思,在充分吸收我国司法实践与国外公司立法两种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重塑我国董事责任免除制度的法律建议与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为未来我国董事责任免除制度的立法完善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与参考。文章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董事责任免除的基本内涵及立法价值。旨在通过基本理论的分析,阐述完善我国董事责任免除制度的必要性问题。第二部分,我国现行董事责任免除制度的缺陷分析。结合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归纳总结现行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董事责任法定免除的适用范围过窄;第二,董事责任意定免除方式的缺失;第三,司法适用中具体判断标准存在缺陷。第三至第五部分主要是在第二部分提出问题的基础之上,有的放矢地对其做了理论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董事责任法定免除适用范围的适当拓展;董事责任意定免除方式的合理引入;董事责任免除判断标准的立法完善。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立足中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全面审视我国董事责任免除制度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该制度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