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与超越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女性诗歌的写作在中国诗歌史上并非罕见,不同历史时期的女性诗歌写作理应纳入研究者的视野范围。新时期以来,随着女性诗歌写作思路的调整和转型,诗歌写作的群体、层次、心态等方面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也曾得到数度深浅不一的讨论。但女性诗歌发展至今,女性诗歌的研究与其瞩目的创作实绩相比很不协调,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同时在中国历史上,缺少真正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一直到新时期的女性诗歌文本中才初露端倪。因此,有必要结合复杂的时代背景,从新的时代语境出发,在新的高度、新的视角上对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女性诗歌作出新的阐释。女性诗歌中还有许多已有研究中没有涉及的区域,还有许多有待深入探索的空间,比如对女性诗歌的源头与流变以及新时期以来从女性意识的变迁方面进行“综述式”的总体研究。同时,把自舒婷而始到目前为止重要的女性诗歌,纳入当代女性诗歌的大视野中进行总体把握并做深入研究,至今无人涉猎,却很有研究的价值和必要。随着女性诗歌的崛起,有必要思考一下如何在复杂多变的诸多诗歌现象中寻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描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女性诗歌对传统既继承又相对拓展的轨迹;在90年代与80年代女性诗歌的比较中,讨论90年代女性诗歌的发展与突破;并进一步梳理21世纪女性诗歌发生了哪些新质,与之前相比在新时代产生哪些新的内涵。因此,需要一个新的视角,即将女性意识的流变作为贯穿整个研究的纽带。以女性意识为视角,不仅可以勾勒出女性诗歌的发展轨迹,而且还能丰富女性诗歌的研究内容,深化对女性诗歌的探索与思考。因此,本文通过以女性诗歌的女性意识为轴心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研究资料的收集和诗歌文本内涵的发掘,从一个新的视角梳理自新时期到新世纪的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演变历史,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诠释女性诗歌的内涵,以期勾勒出一幅相对清晰的女性意识流变图。这对于女性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深远意义,可以引导人们对女性创作的关注、创作与重视。
其他文献
从80年代中后期炙手可热的先锋写作到92年信仰基督教后开始神本写作,北村在“无神语境”的中国社会和文学界,都如朱大可所说的是一位“十分罕见”的作家,无论是他先锋姿态的转型
近年来利用基因调控、融合表达、共表达以及代谢工程、定向进化等策略对大肠杆菌系统的载体和宿主进行了合理的改进,使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产物蛋白的活性大大提高,尤其是
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周围,被称为“校漂族”。“校漂族”的成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除了高等教育、社会环境的因素,“校漂族”的成因主要在于毕业生的
美国与中国家庭观的差异体现在很多领域,比如,美国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强调家庭集体荣誉感;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很多,包括不同的文化习惯,不同的
对于一个已经建立好的三维地质模型,单纯通过地震、井数据对模型进行修正精度不高。地震驱动建模作为一种充分整合地震数据的建模方法,可以充分挖掘地震中潜在的信息,通过地
本文主要研究了异种金属铜、铝和钨的真空扩散焊连接,异种金属材料连接结构,能够将不同性能的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综合不同材料的优良性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因而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
阐述了防蚊与驱蚊的差别,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实验室驱蚊率测试装置,设计了一种新的适合纺织品用驱蚊率的测试装置,并介绍了测试方法。
近年,出现了不少关于研究翻译思维的文章,但绝大部分只涉及了汉英思维方式与翻译。这与西方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立足于翻译思维理论,从中国人的传统
《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代表作,在这个故事中,欧文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瑞普·凡·温克尔和温克尔太太。长久以来,温克尔太太这个人物被认为是一个经
菲茨杰拉尔德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描述了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他用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人生,表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迷惘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