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l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柳枝》,隋唐近代曲辞,自中唐时期白居易根据“洛下新声”创作《杨柳枝》之后,此曲风靡中晚唐,广为流传,直至清代而盛行不衰,在乐府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学术界涉及《杨柳枝》的研究虽不少,但其探讨内容主要集中在《杨柳枝》的曲调起源、实际应用、词体领域《杨柳枝》和主题嬗变等情况,还没有从乐府学角度来进行系统而详细的研究。本文主要从音乐和文学的角度来对于《杨柳枝》进行综合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曲名辨析,主要辨析了《杨柳枝》的别名及其他容易混淆的曲名情况;第二部分为曲调研究,主要从音乐类型、所用乐器、曲调风格、歌舞表演及流传等情况全面介绍了唐代《杨柳枝》在音乐方面的情况;第三部分为曲辞特点,主要从文学方面对《杨柳枝》作品作了分析,具体包括曲辞主题、体式特点、曲辞风格和文学特点;第四部分为唐代以后《杨柳枝》的流传情况,按宋、金、元、明、清的朝代顺序介绍了唐代以后《杨柳枝》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其他文献
中国现代杂文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它的发生地在《新青年》。“随感录”是《新青年》杂志中专门发表杂感的一个栏目,这种杂感是中国现代杂文的
蔷薇科(Rosaceae)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有刺灌木,主产于柳州、桂林、梧州等地区,是广西特有的一种野生珍稀甜味植物,具有“清热降火、润肺、祛
行状文是我国古典散文中的重要文体之一,简单说来,它是一种为死者请求谥号而做的文章,与“传”并称为“传状”文。行状文具有独立的文体价值和文学价值,其发展演变与我国古代
白介素-11是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一种新型的多功能造血调控因子,对造血细胞,尤其是巨核细胞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神经细胞,脂肪细胞及小肠腺窝绒毛干细胞等非造血细胞亦具有明显的生
自从韩礼德和哈桑于1976年首次提出衔接理论以来,衔接和连贯理论就一直备受语言学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围绕着这个理论展开了多层面的研究。不少学者认为,衔接与连贯具有密切
收费公路是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中投资体量最大的领域,是国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应用的重要行业之一。通过应用PPP模式,有助于解决收费
《耳谈类增》是明末王同轨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从创作动机入手,分析作者在劝惩教化、表达孤愤思想和娱乐遣兴等方面的写作起因。小说以他人和自身的见闻为主要题材,内容分为
新时期创新创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重庆理工大学胡顺仁教授团队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成果导向教育(OBE)相
本研究分别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角度出发,以大学生情绪面孔(高兴,中性,愤怒)图片为实验材料,采用"空间线索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不同自尊水平个体注意偏向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
桐城派在清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其诗学理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生活于嘉道时期的方东树,其诗学理论颇受桐城古文理论主张的影响。他总结了桐城前人文论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