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的传承与显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论及章太炎与鲁迅这两位大家时,总有人提及两人所共同偏好的魏晋文章。确实,章太炎对魏晋文章的偏爱,不仅让自己在所热衷的革命事业中找到了精神的认同和思想的启示,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弟子们对魏晋精神的偏爱,而在这当中,鲁迅可谓是得其真传者。他们对魏晋精神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认同,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时代,他们也分别从魏晋精神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养分。在章太炎和鲁迅身上,不论是其精神特征,还是文风特征上,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魏晋精神对他们的影响痕迹。他们对魏晋精神有所继承,更有所超越。因此,从历史文化演变的维度,研究魏晋精神对章太炎、鲁迅的影响,重点探讨和发掘各自之间的文化秉性和精神风骨的传承,特别是文化精神的影响,就显得特别有价值和意义。本文试就魏晋精神与章太炎及鲁迅之间文化秉性的影响关系进行探究,旨在探讨文化在传承过程中,魏晋精神对章太炎和鲁迅的思想、精神和文化性格方面产生影响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择取魏晋与清末、民初三个时代文化环境的相似性特点,着重探讨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各个时代的文化先驱者在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上的相似性特征,尤其是各个时代的人物以“狂”而闻名于世的文化性格。本文认为,他们以“狂人”般的言行独立于其生存的时代,但各自又具有自身时代精神的特点,如阮籍、嵇康之“狂”,是当时政治迫害下的无奈和痛苦的精神表露,章太炎之“狂”,是先驱者对封建政治现实的强烈抗争的显现,鲁迅之“狂”则表现在追求个性解放、民族独立和改造国民性的现代韧性精神上。三个不同时代,表现出的三种不同的“狂”态,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传统之“狂”与章太炎、鲁迅的近现代之“狂”之间的内在差异。本文还认为,个性影响文风,在他们各自的文章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精神的相似性特征。本文从魏晋时代选取以嵇康为代表的论说文,通过对嵇康、章太炎和鲁迅政论文的分析,更深切地体会到在相似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守己有度,伐人有序”的政论风格起到的所向披靡的功效。本文指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共同点在于:都能以自我之独见和严密的思辨来达到既定之目的,显示出“特立独行”的精神风骨。同时,本文也指出,他们的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相近,或是文风的相似,追本溯源都应归结于他们的思想理念上的一致性与共通性。嵇康以其“越名教而任自然”独行于世,喊出了解放个性的呼声,章太炎“依自不依他”的理念,与嵇康思想是一脉相承而有所发展,他在“任自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的独立,进而推广至民族之独立,而鲁迅之“任个人而排众数”,更是深刻地打上了章太炎“依自不依他”烙印,他的“立人”观点的确定,正是来自其“任个人而排众数”这一思想源头,并最终形成改造国民性的现代思想。因此,可以这么说,章太炎与鲁迅这两位不同时代的思想先驱者,他们的文化秉性与精神气质中都植入了魏晋这一“自觉时代”的文化因子,并成为了他们的精神风骨,而他们两位也因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其他文献
目的:本论文以中医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机认识为基础,提出活血祛瘀法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主要的写作目的有两个,第一,论证活血祛瘀法治
结合山地城市特征和PSR概念模型,构建山地城市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该指标体系能反映山地城市环境承载力的各个方面,评价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CD4+T淋巴细胞张力蛋白同源第10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
减刑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刑罚执行制度,是监狱目前最常用的一项法律奖惩措施。减刑是刑罚目的得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改造罪犯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
流媒体技术改变了网络原有的资料下载方式,使人们不必经过漫长地等待就可以看到图像、听到声音。近年来,流媒体技术在社会各个部门的应用越来广泛,如多媒体会议、视频点播(VO
研究目的:厘清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生成机制及其相关理论,为规范与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比较研究法。研究结论:由
《老乞大》是朝鲜朝时期朝鲜人学习汉语的口语教材,内容主要是经商和日常生活的一些常用词汇,能体现当时朝鲜语口语的实际情况。《老乞大》不仅是中世纪朝鲜语研究重要的材料
研究目的: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土地利用规划中利益均衡问题的产生背景、原因及其理念。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可以减少私人决策对社会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桡动脉远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桡动脉血管壁及内径等远期的影响及其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