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和韩国语分属不同类型的语言。在汉韩两种语言中,副词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聚合类之一,是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在语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从《马氏文通》以来,副词一直是汉语词类研究中引起争议和存在问题最多的一类,从宏观和微观,从理论方面和应用方面进行研究,提出见解。而时间副词是副词中很重要的次类。本文主要采用马真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中的分类标准和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中的时间副词分类标准,对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进行对比研究。论文共包括五个部分,具体内容概括如下:(一)第一章,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著作及文章,了解国内外对副词的发展现状,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提出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确定研究内容及范围,介绍汉语、韩国语以及汉韩语言对比领域的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二)第二章,考察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的语义特征。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和韩国语的表“突发”义时间副词进行界定。把汉语表“突发”义时间副词分为“X然”类和“X地”类;韩国语表“突发”义时间副词分为固有词和汉字词。其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语料分析,梳理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的语义,找出区别特征。另外,考察汉语表“突发”义时间副词在韩国语中的语义对应。(三)第三章,研究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的句法表现。首先,说明汉韩时制体系,研究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与时间范畴的关系。其次,研究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副词在句中的位置主要是居于主语之前还是主语之后;除了这两个位置,有时候还可以放在句末,即可以发生易位。另外,分析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的搭配功能。在此基础上对汉语表“突发”义时间副词和韩国语表“突发”义时间副词的时间范畴、句中的位置和搭配功能进行对比。(四)第四章,考察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的语用功能。首先,考察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在句类中的分布,通过比较探索存在的差异。其次,依靠实例,尊重语言事实为前提考察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的语体色彩及异同。另外,对汉韩表“突发”义时间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句类中的分布等进行数据统计,归纳出使用频率。(五)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观点,指出文中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