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棉棉铃虫的发生及抗药性变化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ywuyao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了系统调查的方法对河北省种植的转Bt基因棉品种中棉30、新棉33~B及常规棉品种668上棉铃虫和天敌的发生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参照美国昆虫学会(ESA)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的点滴法对河北省4个市(县)棉铃虫种群进行了常用农药品种的抗性测定,初步结果如下: 1.棉田调查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相比,棉铃虫的田间落卵量无明显差异,但各处理第2、3代百株幼虫量显著降低,其中以新棉33B抗虫效果较好。第4代棉铃虫发生期,各处理棉铃虫幼虫发生差异不显著。方差分析显示,转Bt基因棉上捕食性天敌——草蛉、龟纹瓢虫活动态的百株发生量与常规棉无显著差异。 2.棉铃虫对常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的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河北巨鹿、保定、故城、南皮等地棉铃虫对常用有机磷杀虫剂抗性基本处于敏感至中抗水平,对甲基对硫磷,抗性倍数为2.9~6.8倍;对水胺硫磷,抗性倍数为1.5~5.7倍;对久效磷抗性倍数6.6~17.5倍;对辛硫磷抗性倍数5.1~10.4;对甲胺磷抗性倍数为6.1~22.5倍,其中对久效磷、辛硫磷、甲胺磷巨鹿种群抗性水平最高,抗性倍数分别为17.5、10.4和22.5倍,其余地区为低水平抗性。对常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如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各地区种群抗性水平仍较高,抗性倍数分别为96.6~331.0和42.3~114.1,对高效氯氰菊酯,各地区种群表现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常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灭多威各地区种群表现为敏感。总体上各地区棉铃虫对各类杀虫剂与1995年以前相比,抗性水平均有较大回落。 3.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防治对策:针对转Bt基因棉害虫、天敌的发生情况以及棉铃虫抗药性现状,建议处于敏感至低抗水平的杀虫剂品种如水胺硫磷、灭多威在各地区以及辛硫磷在保定、南皮、故城地区仍可大面积连续使用,但应避免用药单一;已产生中等抗性水平的杀虫剂品种如辛硫磷在巨鹿地区以及高效氯氰菊酯在各地区生产上应限制使用,高水平抗性的品种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在各地区应停用。各地区应做好虫情测报工作,同时加强棉铃虫对常用杀虫剂的的抗性监测,提倡对棉田害虫进行综合治理,必要时辅以适当的化学防治。 本文评价了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及天敌发生的影响,对当前常用杀虫剂品种做了抗性测定,可为当前河北省转Bt基因棉的科学管理及棉铃虫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
其他文献
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已被广泛用于双子叶植物遗传转化,但是却比较难以转化单子叶植物特别是具有重要经济值的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农杆菌介导拟南芥转化的
目的:探究陇东地区回族育龄妇女月经失调伴焦虑情绪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0
目的:了解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群众的心理状况,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供相应的心理救援服务。方法:选取灾后255名受灾群众为研究样本,收回有效问卷255份。使用自编的个人基本信息表及
期刊
烤烟—杂交晚稻连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Culturalpracticesforthecroppingpatternofcuredtobacco—latehybridrice湖南省永兴县自1985年以来进行了烤烟—杂交晚稻连作高产配套栽培试验,烤烟面积逐年... Flue-cured tobacco - Hybrid Latecropping contin
期刊
本文报道了作者于2000年9月至2001年11月在福建农林大学校园和福州郊区所采集到的粉虱寄生蜂种类和鉴定结果。并对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昆虫实验室保存的粉虱寄生蜂标本进行
玉米集需肥量较大、C4高光效、高秆、杂种优势强等特点,其净光合效率是水稻、小麦的2-3倍,高产的潜力巨大。随着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此
该研究是在对不同种质资源的拟南芥对辣椒疫霉菌分离物进行了抗性鉴定.并建立了拟南芥与辣椒疫霉菌分离物的互作体系的基础上,以Can-O(抗),Ms-O(中抗),Ler(感)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