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硫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及其生理学基础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rongw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5-2007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示范园区进行,以2个不同穗型的国审中筋高产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施硫对小麦光合特性、氮、硫同化代谢、积累运转关键酶、蔗糖合成酶活性、激素含量、氮素和硫素的积累与运转、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硫对小麦光合速率和源库糖合成的影响与对照(S0)相比,豫农949在N240和N330水平下,施硫提高了旗叶Chl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旗叶净光合速率,提高花后旗叶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和灌浆前期籽粒中可溶性糖和蔗
其他文献
研究品种的演变对于指导生产、制定育种目标、预测品种的发展方向、制定产业政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不同年代选育的16个代表性早籼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不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探讨早籼稻品种演变进程中株型、群体质量、产量及稻米品质的演变特征,并探讨品种演变进程中产量与氮效率对氮肥响应的演变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早籼稻品种在改良进程中,上部三片功能叶片变短、变直、变厚、变挺。叶片直、挺即叶片基角和
选育优质小麦是我国小麦育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小麦分子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研究小麦品质性状相关功能标记在小麦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