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骶管变速滴注疗法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研究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及推拿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0例,其中A组给予骶管变速疗法联合推拿治疗,B组给予传统的骶管匀速疗法联合推拿治疗,C组给予单纯的推拿治疗;骶管疗法每周1次,3次为一个疗程;推拿疗法隔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于治疗前、1个疗程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行腰痛疾患治疗成绩评定标准量表(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计算出1个疗程治疗后三组患者的JOA值及JOA改善率;根据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后三组患者进行评定;并在一个疗程结束后三个月进行随访。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节段及治疗前JOA值、VAS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JOA值及JOA改善率:1个疗程治疗后,三组患者JOA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的JOA值均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JOA值最低;且A组的JOA改善率均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JOA改善率最低。3个月后随访,组内比较,A、B两组JOA值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JOA值与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A组的JOA值均高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JOA值最低。(3)视觉模拟评分(VAS):组内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VAS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A、B两组VAS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VAS最低。3个月后随访,A、B两组与治疗后比较,VAS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较治疗后相比,VAS值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评价:治疗1个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良率为76.67%;B组总有效率为92.86%,优良率为57.14%;C组总有效率为68.97%,优良率为27.59%;三组患者组间临床疗效比较,A、B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C组;优良率比较,A组均明显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优良率最低。结论:(1)骶管变速滴注疗法联合推拿、骶管匀速滴注疗法联合推拿、单纯的推拿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2)骶管变速滴注疗法联合推拿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治疗安全可靠;且与传统的骶管内匀速滴注疗法联合推拿相比,疗效更为确切,能够更好的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