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烟羽模型的船舶硫碳浓度扩散实验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排放的废气已然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控制并减缓硫氧化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国际海事组织(IMO)和我国交通运输部颁布了相应的公约和法规,都对船舶燃油含硫量做出了明确规定。以无人机为核心的硫嗅探移动检测平台以其灵活性强、便携性好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已逐步应用在船舶废气硫排放监控方面。通过硫嗅探移动检测平台对在航船舶的废气进行检测可以实现对船舶提供数据报表的快速抽查,以验证船舶汇报的燃油含硫量信息是否真实。同时,对于燃用高硫油但加装了后处理装置的船舶可以通过硫嗅探移动检测平台对其处理后的废气进行检测,以验证废气清洗的效果是否达标。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硫嗅探移动检测平台在实船应用时没有规范移动检测平台采样流程、未考虑环境因素等对采样精度的影响从而导致检测误差较大。因此,对船舶硫碳浓度扩散和采样方式的研究是影响硫嗅探技术采样精度最关键的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进行了如下工作:1.建立了船舶废气硫碳浓度扩散模型。2.以实船烟囱结构为原型,使用FLUENT软件模拟了海上3-5级风条件下船舶废气烟羽的扩散情况,得到了该风速条件下船舶废气烟羽扩散形状、烟羽温度和硫碳浓度分布的规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3.以仿真结果为指导,搭建了船舶废气硫排放检测精度实验台,并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实船缩尺模型探究了船舶燃油含硫量、海上环境风速和移动检测平台采样点位置三个因素对硫嗅探检测精度的影响,最终给出硫嗅探移动检测技术实船应用的适用范围的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完成了在海上3-5级风下船舶废气烟羽的扩散情况的仿真,可以得出在试验风速条件下船舶废气烟羽的扩散符合高斯烟羽模型,污染物的分布沿着烟囱口轴线展开。同时,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船舶废气烟羽末端的卷吸现象越来越弱,更加趋向于水平方向。另外,烟羽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距船舶烟囱口4m范围内,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风对烟羽的冷却作用进一步加强,高温区域进一步缩小。当距离烟囱口轴线超过10m后,CO2、SO2浓度急剧下降,稀释迅速,不易被气体传感器捕获。因此,在海上三至五级风条件下使用硫嗅探移动检测平台对船舶废气烟羽采样时应将采样管对着烟羽轴线来收集废气,同时与船舶烟囱口保持4-10m远以保证移动检测平台不会被高温烟气损坏的同时能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2)通过实验相似理论完成了船舶废气硫排放检测精度实验台的搭建,在试验中通过改变模拟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以模拟不同含硫量的燃油燃烧后的烟气,验证了硫嗅探技术的有效性。同时,在测量环境和检测仪器相同,采集数据信噪比大于8.8时,船舶燃油含硫量的高低对检测精度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对于使用不同含硫量燃油的船舶,硫嗅探技术都同样适用。(3)根据环境风速、采样点位置对硫嗅探检测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在3-4级风下移动检测平台在4-10m采样点位置范围内通过硫嗅探技术采样所得燃油含硫量的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10%以内。在5级风下4-10m采样点位置范围内检测相对误差变化较大。因此,应在3-4级风下展开实船测试,同时将采样点位置控制在4-10m范围内,以获得较高的检测精度。
其他文献
随着船舶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构建科学的实时监测与性能评估系统可以实现船舶系统及设备健康状态的有效量化。船舶变频海水冷却系统作为最重要的热交换系统直接影响着船舶的安全航行,系统状态参数与噪声污染不断受到船舶热负荷与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系统工况的频繁变化更提高了系统性能状态评估的难度,而传统统计学理论和机器学习法又无法准确预测非线性、时变性数据,难以形成精确有效的预测评估系统,因此构建一种精准的
学位
水下自主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勘探和水下作业的无人水下平台,由于摆脱了传统水下航行器缆线的束缚,能够在无人操纵的情况下在深海缺氧、高压、低温的恶劣环境下高效地完成水下作业,同时也具有成本低廉、外型轻量、适用范围广等独特优势,因此AUV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水下航行器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其智能化水平。水下自主航行器能在复杂
学位
科考船作为海洋探测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其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海洋科技实力。深海科考船绞车系统作为海洋科考装备中的一部分,常用于海洋科考船上深海地质取样、海底生物拖网取样以及放置海洋探测仪等,是探索海洋不可或缺的装备。随着海洋科考逐步从近岸走向远洋,科考船作业深度也越来越深,其绞车系统的缆绳也会越来越长,目前,绞车卷筒容绳量已超过13000m,这对深海科考船绞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我国
学位
摩擦副润滑过程中,壁面受油膜压力产生的弹性变形以及其表面织构诱导产生的空化效应相互作用,对摩擦副的润滑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对弹性材料表面微织构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中均未考虑织构诱导空化效应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弹性材料表面微织构对摩擦副润滑特性的影响开展模拟和实验研究,考虑空化效应和壁面的弹性变形,并与刚性材料表面微织构的模拟和实验进行对比分析。数值模拟方面,建立考虑空化效应的二维弹性织构计算
学位
船舶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了减少船舶氮氧化物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已制定了日益严苛的NOx限排法规。NH3-SCR技术具有良好的脱硝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柴油机尾气净化领域。目前,船用SCR脱硝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是V2O5-WO3/TiO2催化剂。然而,V基催化剂在中低温范围内的催化活性、抗中毒能力却相对不足,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具有活性温度窗口宽、抗
学位
航运业在全球运输行业中占据关键地位,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总量大,占比高,国内国外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动航运业朝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因此,具有清洁环保优点的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已成为研究热点。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特点。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具有运动部件少、排出产物只有
学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该领域目前已迈入“智能机器人”阶段,同时也面临若干新的挑战。“智能机器人”需以完备的感知技术为基础,实现多维度信息感知与反馈,具有推理、决策、规划等自主执行能力。然而,目前现有的感知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智能机器人的感知需求,导致其难以在黑暗、浑浊、狭窄区域以及集群条件下进行敏捷移动与作业。此外,感知需求的增长导致机器人功耗增加,而机器人可利用空间的局限性限制了自身储备能源的
学位
吸收式制冷系统作为回收废热的有效方案之一,被应用在各种工业或制冷场所。其中,吸收器是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关键部分,为了提高吸收器性能,许多类型的吸收方式被提出。其中平板式降膜吸收是一种较新颖的类型,通过液膜在换热板上的自由流动实现吸收和冷却过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平板式降膜吸收的具体过程十分复杂,对吸收过程的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吸收性能的必要环节。相较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在研究此类
学位
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于2022年8月25日前的中国大学生高尿酸血症相关研究,定量分析检出率并
期刊
航行过程中船舶的推进轴系状态可能会发生改变,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轴系的固有频率与轴系状态息息相关,故运行状态下推进轴系的固有频率可作为轴系状态的监测指标。环境激励下的轴系横向振动固有频率信号强度十分微弱,目前的运行状态下轴系固有频率的识别技术仍不能较好的识别出。因此,研究识别运行状态下船舶横向振动固有频率实现轴系状态监测,进而对船舶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船舶推进轴系为研究对象,应用杜芬振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