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中的蒙古族文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i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文化融合是中国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戏曲元杂剧在元代兴盛繁荣,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这与蒙古族等北方民族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本文探讨了元杂剧中的蒙古族文化及其对元代戏曲的贡献。蒙古族地处偏远草原,生活条件又极其恶劣,从原始社会开始,其思想的产生、发展到演变,过程虽然是极其缓慢,但是已形成了一套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这种北方草原游牧文化,成为元代蒙古族的凝聚力与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发展动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永恒的魅力,当它和传统的汉文化相互撞击,立刻电光火石,流光溢彩,不仅为中华文化之精华,而且为传统的汉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蒙古族的文化思想,发射出独特的光芒,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正是在这种蒙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文学史上产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那就是元杂剧。它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又一座绚丽的高峰,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瑰宝。戏曲是以抒情曲词为基础的长篇叙事诗,它的出现填补了中国说唱艺术的空白,而戏曲元杂剧的繁荣和发展都和蒙古族与汉族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精神上相互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哪个朝代,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当时的统治思想,元代也不例外,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那么在这个时代产生的元代戏曲当然毫无疑问的会受到当时统治阶级文化思想的影响。元杂剧就像一面镜子,直接反应当时的社会状态和文化影响,让我们可以从这些戏曲中清晰的看到,在蒙古族入主中原后,给当时的传统的汉族人民带来的冲击,并看到当时民族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冲击,继而交流、融合的场景。本文试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论述元杂剧中的蒙古族文化,并探讨蒙古族的语言、文化、风俗等对于戏曲文学元杂剧的影响,以论述蒙古族对中华文化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元杂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学所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和术前高度致敏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双滤过法血浆分离术(DFPP)治疗36例术后排斥反应和9例术前高度致敏患者。结果24例急性排斥中22例逆转,10例加速性排斥(ACR)全部逆转
四川省农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统筹城乡进程中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并不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四川省农业增长单纯地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既不现实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嫩肤联合针灸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疗效。初步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雀斑的疗效规律、特色和优势,为中西医治疗提供临床实践指导。材料与方法:我院2010年3月-2011年
近年来,随着司法不公现象的出现,新闻监督不断强化。在良性互动关系上,新闻监督能促进司法公正;在互相规范方面,新闻监督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到震慑司法腐败的积极作用;在互相
通过VB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应用方法,能够熟练地把该程序设计应用到现实生活任务中。于是本文在基于高职学生的现状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提高教
现代牡月培育中,牡丹工厂化生产存在一定困难,主要问题是生长周期长、扩繁系数低、不易选育新品种,造成目前传统繁殖方式已无法满足牡丹的应用需求。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克服传
<正>我们要意识到学习与领导力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同时,要深入理解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进入21世纪,我们应当如何重新考量其含义?甘地的学习与领导之道只有通过学
篮球文化是篮球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诞生的产物,是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中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校园文化环境下篮球运动有着良好的基础,篮球运动是在特定的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食物过敏原、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从细胞水平探讨HSP患儿急性期中医证型与上述相关实验室检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