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Fenton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p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是水处理工作者面临的难题之一。光催化氧化作为一种深度氧化技术,具有反应快速、彻底、无二次污染、无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管理简单方便等诸多优点,在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尤其是高浓度、难降解、有毒的有机废水方面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以液晶显示屏工业清洗剂配制的模拟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研究了UV/Fenton光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效果及UV/Fenton反应出水的后续处理技术,初步探讨了UV/Fenton技术应用于实际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不管是模拟废水还是实际废水均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采用UV/Fenton法处理液晶显示屏清洗废水是可行的,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在本研究条件下,UV/Fenton光催化氧化技术对初始CODcr1468mg/L左右的废水,在过氧化氢(30%)投加量2.5-3mL/L、七水合硫酸亚铁投加量543.5mg/L,废水初始pH值4.0条件下,反应2h,CODcr、TOC和MBAS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3%、85%和95%左右,出水CODcr在100mg/L左右,MBAS浓度低于1mg/L,达到排放标准。 (2)在本研究条件下,UV/Fenton光催化氧化技术对初始CODcr2555.2mg/L、初始pH为3.97的实际废水,在双氧水投加量4.31mL/L,七水合硫酸亚铁投加量3g,不调节废水pH条件下,反应4h后,废水CODcr值降至147.6mg/L,CODcr去除率达到94.2%,取得良好处理效果;但由于实际废水初始CODcr浓度较高,反应完全所需时间增长。 (3)UV/Fenton反应中,CODcr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后趋于平稳,较低的[H2O2]/[Fe2+]摩尔条件下,CODcr初始去除率明显高于较高摩尔比条件下,此时CODcr去除率在较短时间内接近最大值。 (4)本研究条件下七水合硫酸亚铁的最小投加量为543.5mg/L,双氧水投加量为2.5-3mL/L,增加双氧水投加量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但当双氧水投加量达到一定值后,对有机污染物去除率的促进作用变小。 (5)在本实验条件下,[H2O2]/[Fe2+]摩尔比在15:1-5:1范围内都可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随双氧水投加量增加,合适的[H2O2]/[Fe2+]摩尔比范围加宽。 (6)初始pH过低或过高对CODcr去除均不利,初始pH值在3-7.2范围内时均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7)增加紫外光光强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有显著促进作用。 (8)加入TiO2能明显提高UV/Fenton体系的光催化氧化效率,在本实验反应前期阶段UV/TiO2/Fenton体系对CODcr的去除率明显高于UV/Fenton体系,但反应后期其降解速率低于UV/Fenton体系,两种体系的2hCODcr去除效果相当。 (9)随废水初始浓度的增加,2hCODcr去除率呈下降趋势。 (10)双氧水一次投加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于分次投加。 (11)不同氧化体系降解效率由快到慢次序为:UV/Fe2+/H2O2>Fe2+/H2O2>UV/H2O2>H2O2>UV。UV/Fenton体系对废水的2hCODcr和2hTOC去除率是UV/H2O2和暗Fenton体系的3-4倍,说明Fe2+和UV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存在协同作用,不是简单的加合。 (12)将UV/Fenton反应出水的pH值调到7左右就可满足后续混凝反应对碱度的要求,继续提高碱度意义不大。 (13)投加混凝剂后自然沉淀20-30min可取得良好的沉降效果,满足处理要求。 (14)UV/Fenton反应出水用PAC、PAFC等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和有机高分子助凝剂PAM配合投加可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参考投加量PAC或PAFC为10mg/L左右、PAM为0.2-0.4mg/L左右。单独投加PAM也可取得良好处理效果,参考投加量为0.4mg/L左右。 (15)混凝沉淀后接砂滤处理能进一步降低出水的浊度、色度、CODcr及残余铁离子,但由于UV/Fenton出水经合适的混凝沉淀处理后,已能达到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因此从经济角度考虑本研究范围内废水处理流程中可不设置砂滤工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组合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开发一个实用的组合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显得越来越迫切。本文针对最常见的组合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研究探讨了组合梁的
本文采用ANSYS软件对在一致升温情况下的冷弯薄壁短柱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理想短柱的极限承载力退化速度高于材料极限强度在高温下的下降速
本文致力于研究焊缝及焊接残余应力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重点讨论了焊缝焊脚尺寸对节点的加强作用,以及焊接残余应力对节点造成的刚度损失,得到了一些对工程实践有意义的结
混凝土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砂石资源;同时采石场在开采石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约20%的石屑,占用大量的堆放空间又对环境造成污染。研究采用采石场废弃石屑进行混凝土的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复合围护结构——垂直预应力锚杆补偿式水泥土挡墙结构。此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泥土重力坝的宽度,并使结构的水平位移大大减少,有利于对
  为了研究扁平钢箱梁横隔板的极限强度和破坏机理,本文对横隔板模型进行加载试验。试验模型截取扁平钢箱梁的一道横隔板节段来研究,模型比例缩尺为1:3。模型试验表明,横隔板腹
本文进行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的静载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本次试验是某在建工程中已粘钢加固的预应力梁,试验是采用现场静载试验,研究了在粘钢加固情况下,预应力梁
  由于桩基础在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建构物沉降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桩基础的应用越来越多。 本文提出了以带承台单桩为计算单元,分析其荷载传递机理、桩侧摩阻力和桩端
台湾地区的历史建筑物中,砖木造结构所占比例相当高目前常见的砖木造历史建筑物包括有政府办公建筑、各地市役所、经济金融建筑、学校教学或集会建筑、宗教建筑、交通运输建筑
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混凝土箱梁温度场的因素,基于不利角度考虑,确定了有限元程序分析计算的基本参数的取值。通过对影响异形截面箱梁温度场的几个影响因素做大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