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制剂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niu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一种喜硅作物。在土地复种、水稻高产的情况下,我国大部分水稻种植地区的土壤都存在缺硅的现象,从而影响水稻产量的提高。普通硅肥的施加虽然会促进水稻生长,但也会造成土壤及水体污染。而纳米硅制剂是一种高效无污染、植物吸收好、环境友好型的肥料。本试验以水稻东农427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种植,选取5种硅制剂:Si-50(含有氨基的纳米硅)、Si-60(含有环氧基的纳米硅)、Si-RH(水稻壳提取硅)、QSi-50(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QSi-60(3-缩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进行叶面喷施,并设置对照CK(等量蒸馏水)。测定水稻在分蘖期、孕穗期、成熟期时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硅的含量,和水稻植株中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硅的含量,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研究不同时期喷施不同类型硅制剂对土壤养分有效性、植株的养分吸收、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揭示硅制剂对水稻的生理作用、阐明其对调控作物养分吸收的机理、对水稻优产提供指导。试验结果表明:1.喷施不同硅制剂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提高程度有差异。与对照相比,硅制剂使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5.96%-32.73%,分蘖期Si-50效果最显著;使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7.36%-30.47%,分蘖期Si-60效果最显著;使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49.72%-68.41%,孕穗期的QSi-50效果最显著;有效硅含量增加7.43%-39.15%,孕穗期的QSi-60影响最大。2.喷施不同硅制剂可促进水稻对氮和磷营养的吸收。其中植株中全氮含量增加10.32%-52.88%,稻穗中全氮含量增加21.07%-30.46%,分蘖期的QSi-50效果最显著;植株中全磷含量增加3.20%-37.30%,稻穗中全磷含量增加1.40%-19.74%,分蘖期的QSi-60效果最显著。3.喷施不同硅制剂可以使水稻增产、株高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增加。水稻增产达15.72%-25.25%,其中分蘖期的Si-60产量值最大,为216.63 g/盆;水稻株高降低3.31%-7.42%,其中分蘖期的Si-RH效果最显著;有效穗数增加3.45%-14.29%,分蘖期的Si-60效果最明显;穗粒数增加5.36%-9.75%,QSi-50效果最好;结实率增加2.37%-3.49%,其中分蘖期喷施Si-60效果好;水稻千粒重增加1.55%-2.07%,分蘖期的Si-60千粒重最大。
其他文献
波形蛋白Vimentin是一种在内皮或者其他间质细胞中表达的III型中间纤维蛋白,眼睛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就有大量表达的波形蛋白。波形蛋白有三个结构域,由一个含α螺旋的中心杆域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秸秆资源丰富。据统计2015年黑龙江省秸秆产量约为8108万吨,秸秆用于家庭燃料占40%,饲料占20%,工业用途占5%,还田占6%~9%,剩余
挑流消能是消能工中最常用的消能方式之一,应用极其广泛。当河道中的水流含有一定量的泥沙,其水流结构与物理特性都将发生变化,这对于水流运动,泥沙运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