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战事紧张,国民政府决定将重庆作为国民政府战时首都,并被确定为政府永久“陪都”。而北碚,作为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迁建区,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工矿企业等大量云集,众多文化精英荟萃,形成了独特的抗战文化圈,被称为“陪都的陪都”,或者“小陪都”,抗战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本文从北碚抗战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出发,对“小陪都”文化进行梳理,挖掘抗战时期积蕴的丰厚文化资源,对抗战时期的北碚文化进行归类、整理。从“文化北碚”的视角来研究北碚,实现北碚文化战略新发展,推动北碚抗战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论文分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阐述了北碚抗战文化资源内涵、分类、特征及分布,对北碚抗战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北碚抗战文化资源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以民族大义为前提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文化及其载体。既包括无形的精神资源,也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北碚抗战文化资源具有历史的独特性、数量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科技的主导性、文学的先锋性。第二部分阐述了北碚抗战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目前北碚相关部门对其抗战文化资源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产权分散模糊、财力人力短缺、市场机制不灵活、政府观念转变的滞后。第三部分重点介绍了北碚抗战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建议,对策建议从三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是宏观方面要遵循的原则、战略方向,其次是中观方面该如何整体策划,最后是微观方面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