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laus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如何定量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是实现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2002年,国家环保局正式批准福建省为生态建设试点省份。2014年3月,国务院确定福建省为全国第一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建省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使得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渐深化。因此,正确认识福建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仅对福建生态省的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对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近年来较为流行的生态足迹模型来研究福建省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其主要从经济需求和生态供给两方面的供需平衡状况来综合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首先,分别从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两方面对福建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并结合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福建省人类社会的消费需求已经超过了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在省域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态压力指数由2000年的稍不安全级别(3级)上升到2012年的较不安全级别(4级),这说明福建省所面临的生态压力在不断增大。其次,运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福建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到福建省202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将增至3.4862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将降为0.4600hm2,生态赤字将高达3.0262hm2,生态压力指数将上升到1.35。这些数据意味着,如果以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下去的话,福建省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生态经济系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最后,根据现状分析和预测结果,结合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何降低生态足迹,减少赤字,以促进福建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生态足迹评估预警和补偿机制等。
其他文献
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以其成本低,加工性能优良成为近来研究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热点。由于导电炭黑(CB)相对于石墨有较低的导电逾渗阈值,所以大量应用在实验和实际生产中。本文首
研究一种新型结构的毛细管组件,可克服传统毛细管流量变化单一的缺点,并通过优化设计其结构,使其具有较灵活的流量变化特性.采用均相流模型,对普通毛细管与毛细管组件在变工
图书馆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重要场所.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是图书馆的核心硬件.而图书馆教师素质的高低则是图书馆的核心软件.这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及整个学
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学校实施的一种协调、平衡、有序发展的教育。实施和谐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一个永恒主题。教师在教
网络化时代.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其德育工作的措施与理念必须不断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