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了马克思产权范畴的基本内涵,考察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并运用这一框架对资本主义产权制度和社会主义产权制度进行了具体研究。全文共6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说明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进行了评论,介绍了论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产权概念辨析。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产权范畴的内涵。马克思的产权概念包括经济形态和法律形态两个层次。经济形态的产权就是所有制,也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围绕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认为,所有制关系的前提是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狭义的所有权),所有制关系的运行是生产资料的使用问题,所有制关系的实现是新价值的分配问题,其中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是产权的核心问题。在阶级社会里,产权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即有产阶级凭借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对无产阶级的强制并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关系;法律形态的产权就是所有权,是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是生产关系在上层建筑的确认和保护。马克思认为,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并决定着所有权的内容。马克思主要研究了产权的经济形态,即所有制。  第三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马克思于1842年第一次接触到产权问题,受黑格尔法哲学思想的影响,他把产权理解为法权,是理性和正义的化身,是一种纯粹的意志关系。到1843底,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已经认识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因此,研究产权,不能从哲学出发,而应当从政治经济学出发,从物质生活的生产过程出发。最初马克思对生产过程的理解是抽象的,他把私有财产归结为异化劳动的结果。直到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时,马克思才真正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来解释产权关系,把产权关系理解为"生产关系"或"交往关系"。1847年写作《哲学的贫困》时,马克思把产权关系概括为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产权观的形成。《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自己的产权理论剖析资本主义制度,预测未来共产主义制度的初步尝试;《资本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的集大成之作;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恩格斯运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了原始公有制的特点以及私有制产生的历史过程。  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列宁研究了垄断资本主义,指出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也是最后阶段。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社会主义应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资本主义。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产权论,其核心内容,一是节制资本。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不没收资本主义私有财产,不禁止中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二是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把土地变成农民的私产,容许富农经济存在。毛泽东指出,在中国这样生产力落后的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中间要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过渡阶段应实行新民主主义政策,允许并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1952年后,毛泽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认为过渡的关键是所有制的变革,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具体途径是:官僚资本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民族资本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个体手工艺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毛泽东认为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解决办法是变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  第四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框架。马克思从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出发,运用结构研究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等,建立了研究产权问题的理论框架,即生产力--分工--所有制--所有权的分析框架,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框架。马克思认为,产权关系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表现为一定的社会分工水平。分工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技术分工,即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的细化和专门化;其次劳动分工,与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的分工相适应,形成各种特定的、专门的劳动方式,产生劳动分工;第三是劳动者分工,即职业分工,当不同的人固定于特定的劳动岗位,终身从事某种特殊劳动,就形成了劳动者分工,直接决定所有制形式的,是劳动者分工。  分工对所有制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组织之间的分工形成了不同的交换关系,使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具有了经济价值,货币的出现使财产保存和积累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是私有制形成的前提;组织内部的分工使不同的人在生产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由此形成不同的经济关系。在私有制社会,最重要的分工是生产资料所有者阶级与劳动阶级之间的分工。生产资料所有者在生产中处于支配地位,他们利用自己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成对劳动者的强制。他们自身脱离了直接的劳动过程,专门从事管理和监督工作,通过支配劳动者,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生产资料所有者建立了军队、警察、法庭等暴力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制度,形成上层建筑,这样就产生了所有权。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这一框架研究了产权的形成和演变。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之间几乎没有明确的分工。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和主要的生产工具由部落共同占有,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平均分配。这就是原始公有制。因为原始社会不存在政治法律机构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所以原始社会只有所有制,即部落对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没有所有权。原始社会中后期,由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生,部落有了剩余产品,部落之间出现了交换,部落内部也产生了劳动者分工,部落首长逐渐脱离了直接劳动过程,专门从事任务分配和产品分配以及剩余产品的交换工作,部落首领利用自己的权力,把大部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形成私有财产,成为有产阶级,他把俘获的其他部落的成员变为奴隶,专门为自己劳动。逐渐地,原来由部落共同体公共占有、分配给部落成员(家庭)耕种的土地变成了部落首领以及部落成员的私有财产,产品不再归部落公共所有。这样社会就形成奴隶主阶级、奴隶阶级和自由民阶级。原始社会就发展到奴隶社会,私有制就正式产生了。奴隶主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建立各种暴力机构,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利用上层建筑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利和利益。这样就形成了所有权。  私有产权制度经历了奴隶主所有制、封建地主所有制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个阶段。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私有产权制度的最高阶段。每一次新旧制度的更替(制度变迁)都是劳动者分工引起的新的阶级关系取代旧的阶级关系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结果。这一变更是通过新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社会革命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结论有:产权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分工不断深入的产物,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产权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是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产权制度的演变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劳动分工、所有制和所有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私有制社会,它是阶级和集团之间利益冲突的直接后果;私有产权制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与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矛盾。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私有产权制度必然被公有产权制度取代;共产主义最终要消灭产权制度。  第五章是资本主义产权制度。马克思运用自己的唯物主义产权观,研究了资本主义产权制度。他指出,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雇用劳动制度,其实质是资本对劳动的控制和剥削,资本所有权的核心是资本对剩余劳动的索取权,所以,资本主义产权制度是一种剥削制度。资本主义生产以企业的形式组织起来,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是资本主义产权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随着分工的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从业主制发展到合伙制再到现代公司制,生产资料的占有越来越社会化了。分工的发展还使资本家分为不同的集团,不同集团的资本家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执行资本的不同职能,并以不同的形式瓜分剩余劳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产权制度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分工不断深入的产物,是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产权制度本身又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服从社会整体的利益,但资本主义私有制却使社会化生产服从个别资本家的私利,由此造成了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表明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了。  第六章研究了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私有产权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它的产生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逐渐从自然的控制中摆脱出来。但另一方面,私有产权不仅使社会生产资料置于少数人控制之下,服从他们个人的利益,造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而且使占社会绝大部分的无产阶级被迫接受少数财产所有者的强制和剥削,造成了阶级分化,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特征的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就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发展到后期,随着分工的日益深化,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日益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最终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了私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建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制度作了科学推测。他指出,共产主义制度的前提是废除旧的分工制度,劳动者不再固定于某一生产环节或某一职业,从而摆脱生产过程的束缚,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占有,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则实行个人消费品按需分配,从而彻底废除产权制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一方面适应了生产力社会化的要求,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占有,使之服从整个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公有制的建立消灭了有产者对无产者进行强制和剥削的条件,也使人类最终摆脱生产资料对人的强制,为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了条件。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落后,无法建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言的高度公有化的社会主义。1978年以来,经过不断改革和探索,最终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适应多样化的分工结构,允许多种产权形式存在并与公有制共同发展。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对我国当前改革的指导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过现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多层次的分工结构,决定了不可能建立单一的所有形式。与生产力水平和分工结构相适应,我国必须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第二、马克思对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分工和权利分化的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权利分化、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分工和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国有企业也要适应这一要求,建立多层次的管理和经营体系,完善企业的运营机制。第三、马克思特别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对劳动的强制,虽然马克思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雇佣劳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应服从社会总体利益的要求,在市场条件的基础上,国家的二次调节应努力克服资本强势统治造成的消极后果,避免社会的两极分化,努力维护社会平等,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用激光打标和激光切割方法,实现对船舶建造中船体型线样板箱制作材料的划线与下料的工艺步骤.介绍了由激光器、数控系统、机床构架和冷水机组、除尘与空气压缩机组等辅助设备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对体育器材的利用率低,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本文就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体育器材、尊重学生因材施教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小学
期刊
期刊
本文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进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书的研究方法为实证分析和规范性分析相结合,以实证分析为主。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本文主干部分
在过去二十年中,以中国为代表发展中国家依靠出口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商品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地成功,但质量分工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这些国家出口的产品大多是低质量与
期刊
目的: 研究低强度激光对红细胞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3mW、4mW、5mW、6mW、10mW的半导体激光照射患者离体血液,直接测量切变率为100 S-1、300 S-1、600 S-1、1000 S-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