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双螺旋结构并对其复制机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解释后,对DNA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机理与作用规律有助于阐明DN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过渡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目前的研究已涉及了多个方向,如:
·多吡啶金属配合物
·金属卟啉
·大环类金属配合物
·金属-Salen配合物
涉及的金属也很多,如:Ru、Rh、Co、Mn、Cu、Pt、Zn、Cr等。不同的金属、不同的配合物在与DNA作用时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广泛深入地研究不同类型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对于更好地了解DNA的结构功能、发展有效、有选择性的DNA作用试剂是有意义的。
本研究工作重点通过配体设计,合成了含S、N、O等杂原子的多吡啶配体以及它们的Ru(Ⅱ)、Co(Ⅲ)配合物;合成了具有插入DNA功能的Salen配体及其Mn(Ⅲ)的配合物,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DNA的作用和断裂机理。本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概述了核酸的组成和结构、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研究的基本方法,介绍了金属多吡啶配合物和金属-Salen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概况。
2、设计、合成和表征了含呋咱环的多吡啶配体dpoq(dpoq=dipyrido[1,2,5]oxadiazolo[3,4-b]quinoxaline)并合成了该配体的Ru(Ⅱ)配合物:[Ru(phen)<,2>dpoq]<2+>(phen=1,10-phenanthroline)、[Ru(bpy)<,2>dpoq]<2+>(bpy=2,2’-bipyridine)。Dpoq的晶体数据表明,dpoq的结构具有与dppz类似的良好平面性。配合物[Ru(phen)<,2>dpoq]<2+>和[Ru(bpy)2dpoq]2+都以插入形式与DNA结合,虽然dpoq的平面性与dppz的很相似,但结合常数比对应的dppz的配合物要小约一个数量级。表明配合物与DNA的插入结合能力,不但与插入配体的平面性有关,而且与插入配体平面上的原子种类有关。 Dpoq的两种Ru配合物具有明显的光断裂DNA的性能,并且在氩气氛下其对:DNA的光断裂能力没有明显变化,添加各种氧自由基的抑制剂对该配合物断裂DNA的性能也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该配合物断裂DNA的机理可能是非氧自由基模式,而是由呋咱环直接作用与DNA的结果。这对于发展在乏氧条件下断裂DNA试剂以及更深入地探讨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制是很有意义的。
3、以噻吩环替代dppz上的苯环,合成了配体dpta(dpta=dipyrido-[3,2-a;2’,3’-c]-thien-[3,4-c]azine),以及合成了该配体的Co(Ⅲ)配合物:[Co(phen)<,2>dpoq]<3+>和[Co(bpy)<,2>dpoq<3+>,它们同样可以以插入模式与DNA结合,具有光断裂DNA的性能。有意思的是,这两种Co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呈现出明显的发射光谱,加入DNA后,被显著淬灭。
4、合成了[co(phen)<,2>amtp]<3+>和[co(bpy)<,2>amtp]<3+>(amtp=3-amino-1,2,4-triazino[5,6-f]1,10-phenanthroline)两种配合物,研究了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二者可以插入模式键合DNA,具有光断裂DNA的性能,断裂模式可能是通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来断裂DNA的。
5、合成了两种含有萘环且桥接基团具有手性的Salen化合物,并合成了相应的Mn(Ⅲ)-Salen配合物,CD光谱显示,合成的配合物仍存在对应的手性。与DNA的作用实验表明,两种配合物以插入模式结合DNA,手性的桥接基团对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有影响,结果表明,R型配合物结合DNA的能力大于s型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