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A而B”格式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ca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A而B”格式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格式。该格式形式上简单凝练,但表示的语义却比较丰富,能充当的句法成分也比较多。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对其研究并不深刻。本文以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为指导,在总结和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料的充分分析,试从“由A而B”格式的构件、句法功能、语义关系、语用特点以及格式的历时发展等方面对此格式进行充分的研究。第一章绪论,首先界定了本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类固定短语的“由A而B”四字格式。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分析,从而发现对此格式的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了本研究的意义。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对“由A而B”这一格式的构件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嵌入成分A、B的分析。包括A、B的音节、词性、顺序的分析。然后又对格式中的固定成分“由”和“而”进行了研究。最后对此格式进行了定性。第三章对“由A而B”格式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考察。“由A而B”的语法功能多样,可做主语、谓语、状语、定语、宾语,也可连用独立成句。其中作谓语和状语的情况比较多。第四章从格式的内部和外部分析了“由A而B”格式的语义。由于嵌入成分A、B的词性对A、B间的关系及格式义都有很大影响,我们先考察了相同和不同词性的A、B间的语义关系然后再考察整个格式的语义。第五章主要分析了“由A而B”格式在语用方面的特点。“由A而B”格式在韵律上富有音乐性;在语体的分布上,多用于书面语;在表义方面具有简洁凝练的特点;在表述功能上具有陈述性强的特点。第六章为“由A而B”格式与相似格式“由A及B”和“从A到B”的对比研究。第七章考察了“由A而B”格式的历时发展。它产生于战国时期,发展于六朝时期,初步成熟于北宋,完全成熟于清朝时期。发展到现代,“变化义”成为了此格式的主要语义。并进一步探讨了该格式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最后我们对具体的语例进行了凝固度的三级划分。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我们总结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
其他文献
【正】 政府廉政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目前已愈来愈引起各国尤其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视。在一个国家里,政府是否廉洁、公正,不仅表明这一国家法治发达的程度,也预示
文件系统 内核环境支持许多不同类型的文件系统和卷格式.包括Mac OS扩展文件系统(HFS+).Mac OS标准文件系统(HFS)UFS、NFS和ISO 9660 CD-ROH。Mac OS扩展文件系统是默认的文件系统且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广泛地注意于人的整体,由过去偏重于人的躯体疾病转向同时注重于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为了满足病人在住院期间得到最佳的诊疗护理.我科
广西大学哲学系面向实际,加强实践环节的教与学,1981年,他们组织哲学七七级学生深入全区较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灵山县伯劳乡、武利镇进行社会调查。本刊曾于1981年第2期选
曾经,他们中有濒临绝境的下岗工人,有来自偏僻乡村的地道农民,有的创业之路几经失败,但都共同怀揣着发家致富的梦想。谁曾料到,在2011年三一重机服务万里行巡演晚会的舞台上,
教师对文本的自主解读,不仅是一个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由阅读—理解—思考—启发的思维全过程的展现。这样的读,感受最真实,最贴近本真阅读状态;这样的解读,
目的是以榆林气田南区下古气藏为重点,在结合现有生产动态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下古气藏基本地质特征以及气井开发生产动态资料的综合分析,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评
【正】 比较,本来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技能(经验)。一个人咿哑学语,就要通过比较来辨别“你我他”;而人类“从猿到人”,则要通过比较而分清同类和异类。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
【正】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民主政治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