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WTO时期汽车产业保护问题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WTO,这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的必然趋势。当然,作为一个经济还欠发达、国际竞争力还较弱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入WTO无疑会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规范,有利于充分利用外资,拓展国际市场;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由于我国科技水平和科技转换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综合国力较弱,入世也给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在市场机制的框架下按照WTO的基本规则和条款更好的运作,是我国经济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众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当中,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民族汽车业的保护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虽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汽车产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但我们必须看到,与发达的汽车强国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相比,我国无论在技术还是产业结构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汽车产品同质化、低技术含量等问题严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根据关贸总协定,获得了一个不到五年的短暂缓冲期,从而暂时借助针对整车与零部件进口的高关税设置人为的贸易壁垒,用以保护我国目前尚未具备“走出去”与世界汽车强国抗衡的民族汽车产业。 然而,保护大限将至,目前中国政府正在落实做出的各项承诺,并多次正式表明,中国政府在享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权利的同时,会严格履行中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中国入世议定书所规定的各项义务。这就包括到2006年底,基本撤销针对汽车、零部件进口关税壁垒。如整车关税降至10﹪,零部件关税降至25﹪等等,诸如此类无不对国内大部分仅仅依靠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汽车生产企业造成冲击。此时,如何保护国内看似强大、其实薄弱的民族汽车产业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研究的。 至于本章的基本机构,我是按照以下几方面进行展开的:首先,以第一章为核心,介绍对我国汽车产业进行保护的背景,包括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缓冲期结束之时我国汽车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本文选题的意义。其次,介绍国内外关于汽车产业保护的相关理论,并以日本及美欧的产业保护为例介绍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再次,通过实证分析,从汽车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就业、相关产业的影响论证加强我国汽车产业保护的重要性。最后以第四章为中心,对我国目前汽车产业保护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状语从句是历年高考的热点,2011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中涉及到状语从句的有十八道,笔者对这十八道题的考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考查以下五方面,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存款准备金工具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1998年以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创新。2006年6月至今,我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三次提高存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