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众所周知,追溯到2000年前,就被人们认为一种修辞格。然而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隐喻的认知功能才被确认及其关注尽管长时以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认知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从认知角度研究概念隐喻的本质特征,构成,以及认知理据外,当前的概念隐喻研究还面临着其它一些重要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在隐喻系统的基本研究中,除了英语之外还应该包含其它语言,从而来证明抽象思维不仅在英语中可以通过认知隐喻实现,在其它语言中同样可以。再者,基于上述问题,另一问题亟需解决:隐喻系统的统一性与相对性必须予以考虑,因为有些隐喻映射是统一的,无处不在的,然而有些隐喻只能根植于一定的文化中。既然在研究认知隐喻中我们不可能顾及到方方面面,本文只有四个空间词:up, down,上,下,为例来完成写作目标,因为在认知领域的研究当中,空间往往被给予足够的重视,被认为对人类日常经验最逼真,最直接的表征。而且,在所有的空间关系中,上和下(up和down)这种垂直关系处于主导地位,同时空间稳喻在所有的隐喻中起着不仅可或缺的地位。基于对国内外对认知隐喻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提出了在不同语言的隐喻系统中,存在着同一性和相对性的假说。接着借助于英语国家语料库(BNC)(?)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CCL),一些例子被随机抽取,同时收集到的数据依次被处理和分类。通过最后所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UP/DOWN和上/下的隐喻拓展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统一性和相对性。通过这些本文提到的假设才能得到进一步推到。接着,基于所收集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英汉隐喻系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当UP/DOWN和上/下的意向图式结构映射到数量,社会等级和状态等四个目标域时,二者存在着高度的吻合,但是,当UP/DOWN和上/下的意象图式结构映射到时间目标域时,惊人的差异出现了。本文最后探讨了这些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所有的这些将会进一步证实文中开头所提出的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