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动词+目的宾语”结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09277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宾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很重要的句法结构。长久以来,对它进行研究的人很多。但是,深入其内部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次范畴研究的论著却不多见,尤其是对“动词+目的宾语”结构的研究。所谓“动词+目的宾语”结构,指的是动词所支配的句法成分往往表示施事者主动发出某种动作或行为目的的一类动宾结构。其形式特点是:可用“为……(而)”将目的宾语提到动词之前。本文针对《动词用法词典》(孟琮等编1987)中的“动词+目的宾语”实例以及部分本人近来收集并认定是“动词+目的宾语”的结构形式进行考察。既有句法范畴的“动词+目的宾语”短语,也有极少数词法范畴的述宾式复合动词。同时,搜索了郭锐语料库中所有与之相关的例句进行分析、描写和解释,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分析并探讨了动词与目的宾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句法、语义、语用上的一些对应规律和特点。这种结构的增多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且呈流行趋势。正文由六个部分组成: 零引言主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的起因和现状以及运用的理论方法和语料来源,并对目的宾语作出界定。壹可支配“目的宾语”的动词性质之考察通过对动词本身、动词与前面施事主语以及动词与后面所支配的名词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得出:能支配目的宾语的动词具有可控、自主、持续、方式的性质,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行为的目的。贰“动词+目的宾语”结构的句法、语义考察与分析据考察,现代汉语“动词+目的宾语”结构与古汉语的“为动用法”之间存在着联系。分析了常见目的宾语的几种类型以及探讨了“动词+目的宾语”结构的句法特点,并对“动词+目的宾语”结构的语义关系进行了匹配。叁“动词+目的宾语”结构的语义隐含形式根据“动词+目的宾语”结构隐含成分的性质,把该结构的隐含分为两种情况,四种形式:“而”前隐含与“而”后隐含。“而”前隐含是指有关动词的空位隐含;“而”后隐含包括:受事宾语的空位隐含,介宾短语的空位隐含,零隐含三类。用形式码化为:为(V1)PN1 而(PP) V2 (PN2)。当原动词V2 是及物动词时,隐含的受事宾语(PN2)对原目的宾语PN1 具有如下四种语义关系:种属义、支配义、关联义、处所义。肆“动词+目的宾语”结构的语用认知分析分析了目的宾语得以产生的内外因素及前提条件,并将目的宾语分为“典型代体目的宾语”与“非典型代体目的宾语”两种类型。从语用上来说,“动词+目的宾
其他文献
<正> 一、企业研究与发展活动的分布 通过对福建、甘肃两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福州、兰州两市县以上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的调查,使我们认识到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所进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最常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及精神行为异常等。以65岁为界,AD可分为早发型
本文介绍水稻种植过程中的苗期施肥和大田施肥技术及水稻一生用肥量。
在本文中“执行难”仅指那些被执行人有能力,但因各种原由而无法顺利执结的案件。或许有一天“执行难”问题会成为过去,但至少现阶段它是一道必须面对的难题。“执行难”导致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患者实行开放式管理、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干预和心理护理及其综合性治疗。结果对精神病患者实
本研究将环境保护视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经济行为,旨在通过对渔业养殖污染防治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博弈的研究,尝试从新的研究视角,解析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环境保护低效困境
由于目前通信信道和计算机网络对传输码流比特率的限制,促进了语音信号低码率编码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的性能良好的低码率语音编码算法和标准,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图像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套高速的图像系统来完成。同时图像采集也是进行图像处
近年来,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和网上考试成为网络研究与应用的热点之一,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有力补充,非常适合个性化学习。在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和行择期PCI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比较,提高治疗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90例患者病例,将其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