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入大”确立的新世纪前20年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农业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根据WTO规则,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包括农用燃油的补贴等,是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刺激农民对农机的需求,增强农机化在建设现代化农业中作用的重要措施。我国农用燃油补贴政策的制定迫在眉睫。
论文作者结合我国农用燃油补贴政策研究课题,首先分析了建国以米我国农用燃油的使用情况、管理机制和使用政策,并找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用燃油补贴政策的一般做法和发展趋势,得到了相关的启示。其次,论文选取了农用燃油补贴的4种主要方式,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如供求理论、消费理论和厂商理论等,研究了各种补贴方式中农用燃油补贴对于农机化发展的作用机理,并从农机作业成本、农机作业面积、耕作方式替代、执行管理成本等几个方面对4种方式的作用效果作了比较,为我国制定农用燃油补贴政策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基础。最后,结合我国国情,为确定我国农用燃油补贴依据、补贴范围、补贴对象、补贴额度及其相关的配套措施提出了政策建议,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