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机制及典型区域未来预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境为物种提供了生存空间,是用于衡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稳定的生境能反映较高的生物多样性。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多种生态功能,研究其生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机制对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地对黄河流域生境质量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可以为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已有学者针对黄河流域的生境质量变化开展研究,但存在着模型应用时主观性较强、未考虑研究区内尺度效应的问题。综上,本研究运用参数调整后的InVEST模型计算1995年至2020年黄河流域的生境质量,分析其时空变化及分布特征;以景观格局指数为基础计算最佳分析尺度,进而运用地理探测器分析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因子对黄河流域内生境质量的驱动及其随时间变化趋势;基于生境质量与植被归一化指数之间的强相关性,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景观破碎度指标筛选黄河流域内生境质量变化典型区域,运用最大熵模型探讨其在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的未来植被分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整体生境质量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上、中、下游生境质量格局差异显著。流域内上游地区的生境质量以较高值和高值为主,河源大部分区域多年来维持稳定。中游地区的低值生境主要为耕地和建设用地,中值和较高值生境主要为未利用地、草地和林地,说明人类的扰动对于生境质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下游地区生境质量呈现出较为强烈的低值聚集性,非生境(0值)范围扩张明显,主要表现为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用地的增加造成了生境面积的减少。1995年至2020年,流域内生境质量各等级之间的转移以低等级向高等级转移为主,整体生境质量发展趋势向好。(2)生境质量的空间变化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相似。高质量生境在黄河源区处呈现多年稳定,增加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及中游高原山地,减少部分与道路网络出现重合;中质量生境变化主要发生在中游“几”字湾地段,该区域的河谷平原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明显;低质量生境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下游,受到城市化进程影响,减少部分为向非生境转移,增加部分根据土地利用变化推测为耕地的集约集中利用与占补平衡,同样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3)生境质量变化驱动因子的最佳分析尺度为3km,各地理因子对黄河流域生境质量影响均显著。因子解释力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气温、人口密度、海拔、地貌、GDP密度、坡度、降水、不透水面、坡向。气温是影响生境质量空间分异性的最主要因素,人口密度其次。自然环境因子对生境质量的总解释力高于社会经济因子,表明在整个黄河流域范围内,生境质量仍以受到地理空间格局影响为主。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解释力均高于单因子,呈现出交互增强趋势。风险探测结果表明,除坡向各分级之间存在不显著情况、海拔因子的中海拔和极高海拔之间不显著外,其余各驱动因子分级之间均显著。(4)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景观破碎度指标,筛选出六个生境质量变化典型区域,预测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245、SSP585)下重点植被的未来分布。哈巴湖、灵武白芨滩、宁夏罗山和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在可持续发展路径下(SSP126)重点植被生长适宜区增加,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则化石燃料发展路径下(SSP585)重点植被生长适宜区增加,循化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各发展路径中均呈现出不适宜区较大的结果,但结合分级标准,不适宜区植被生长的最低概率为0.46,表明与保护区外相比,保护区整体均适宜重点植被的生长。(5)结合典型区域现状,人类活动的影响远大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矛盾均在于保护区内原住民生产生活的发展需求与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针对不同保护区的特性,建议可以从生态移民、异地脱贫、经济支柱产业转型、探索保护区-社区共生机制等角度切入,在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保护区干扰的同时提高居民经济收入,从而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社会道德的失序,需要大学发挥对道德文化的指引。大学价值的体现,关键在于富有理性和批判精神。大学要履行对社会的道德使命,就必须在大学德育中弘扬理性批判精神,以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引领社会精神的前进。
期刊
<正> 谋职择业,是当代大学生最敏感的一个话题。当代大学生是潇洒的,因为他们可以谋职择业;当代大学生是凝重的,因为他们须要谋职择业。“可以”和“须要”,蕴含着机遇与挑战!国门打开后的中国,面对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挑战,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一次次吹响,人才体制转换在华夏大地上掀起了汹涌的浪潮!以“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为突破口的大学毕
期刊
随着人口和人均消费的增加,经济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髙,原有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格局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人地关系矛盾,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功能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而且也不利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研究,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多是针对于特定生态系统,如流域、湿
学位
基于文化强省目标及“翻译河南”工程实施,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工作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机遇。文章以禹州钧瓷为例,研究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与传播现状,着重分析其外译与传播的难题及原因,并从跨学科视角提出新媒体背景下非遗外译与传播策略,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译与传播提供借鉴。
期刊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对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生境质量格局造成了较大影响,进而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区域发展潜力严重受损,且未来社会经济及环境变化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有效评估未来区域生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对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1995-2020年间6期30m分辨率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在分
学位
光伏组件表面积尘影响光吸收效果,从而降低系统的发电效率。本文对不同类型积尘的特征及其对系统发电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综述了人工清洁、喷淋除尘、机器人清洁以及自清洁涂层等组件清洁方式的优缺点和应用现状,提出了光伏电站最佳清洁频率,预测了光伏电站清洁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期刊
主泵水力组件去污设备是核电厂放射性机修车间内用于主泵清洗去污的专用设备,根据某压水堆核电厂的经验反馈,由于设计、施工的不完善因素,清洗去污设备存在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针对主泵水力组件清洗去污工作中存在主泵水力组件去污箱清洗去污效率过低、试剂制备箱工作温度较低、主泵水力组件就位和存放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主泵水力组件去污设备的设计优化,从清洗去污工艺系统设备、仪控设备和系统布置等方面进行改进。对今后核电
期刊
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立,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高要求。作为向世界介绍城市历史和发展状况的一扇窗口,城市宣传片对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景德镇最新城市宣传片《这里是中国景德镇》为例,从准确的城市定位、以陶瓷文化为核心、娱乐视听盛宴和善用意见领袖四个方面探讨了其叙事策略的成功之道。此外,还从受众定位和字幕规范化程度指出了该宣传片的一些不足,以期为拍摄更
期刊
儿童功能性便秘病因复杂,与饮食习惯、过敏、精神心理及遗传等众多因素有关,胃肠道神经递质和排便动力学异常及肠道菌群失调是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主要发病机制。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药物治疗包括中医药治疗、轻泻剂、促胃肠动力药及微生态制剂,非药物治疗包括生物反馈疗法、穴位贴敷、穴位埋线及推拿按摩等。轻泻剂和微生态制剂是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主要治疗药物,而粪菌移植、中医辨证论治、穴位贴敷、埋线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遗传
期刊
鸭头作为一种美食食材,在我国有着较大的消费量,但鸭头的结构复杂,清洗十分困难,并且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因此对鸭头的清洗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对鸭头的清洗仍然以传统的人工清洗为主,并且国内相关的清洗设备与国外有着较大的差距,如国内的清洗设备清洗质量差,效率低并且在清洗时容易造成鸭头的损伤,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的鸭头清洗机,既能解决当前的问题,降低对鸭头的损伤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