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defe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110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的计算、测试为研究对象,输电线路工频参数值是计算系统短路电流、继电保护整定、推算潮流分布和选择合理运行方式等工作的实际依据,它是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的基础工作。输电线路工频参数的计算和测量是电力系统设计及新线路投产前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近几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长距离超高压、特高压输电线的建设投产使系统的管理、线路工频参数的计算、测试的难度及准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测试方法、原理更加复杂。常规的测试方法、理论已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发展。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全面分析输电线路工频参数计算原理、常规测试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量的干扰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消除的方法。文章总结了架空输电线路在进行工频参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干扰源情况,包括电源的干扰、被测线路上的工频干扰以及施加测试电压值及仪表、互感器带来的误差。并根据干扰源情况以及现场的测试经验,提出研制专用测试仪器的设想并对主要电路参数进行了设计,对专用测试仪器的研制提出总体要求。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与有关设备生产厂家共同探讨测试回路综合测试误差消除设计及专用测试仪器研制。以期全面提高测试精度,排除干扰对测试数据的影响,提高计算精度,减少人为误差,并减少测试接线所带来的较大的工作量。文章的最后,通过采用常规接线法测试与专用测试仪器测试进行数据比较,统计分析了2004年以来中山电网新建、改建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工频参数测试情况,并将不同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作进一步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专用测试仪器测试的准确性。 本文的另外一项工作是对目前国内在消除正序阻抗、零序阻抗、正序电容、零序电容测试误差方法上的总结、应用。通过实际测试数据进一步验证正序阻抗与零序阻抗之间的数据关系。 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对110KV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工频参数的设计计算,特别是新线路投产前工频参数测试方法及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2019年11月17日7:00,发令枪响.外滩金牛广场,“上马”开跑.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已走过二十四年了.rn2019年“上马”与之前一样,仍三个项目:全程马拉松、10公里、5.5公里健身跑,
期刊
磁保持继电器具有以下优点,功耗低、耗材低、体积小、带负载能力强等,随着低压电器在各领域的广泛利用,磁保持继电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磁保持继电器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其工作性能和其他参数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研究磁保持继电器,并对磁保持继电器的电动力和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其中使用了Pro/E、ANSYS和ADAMS软件。首先,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磁保持继电器簧片组件与触头部分的三维实体模
学位
有源谐波补偿器是一种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可用来对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等电压、电流进行综合补偿。和传统的谐波电流抑制方法相比,有源谐波补偿器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全国普遍推广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
期刊
从2006年开始,我随时任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张耀伟,多次前往地处苏州的太湖大学堂,聆听南怀瑾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知灼见.多次接触之下,感到先生对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
期刊
“能人的脑子和穷人的膀子”的组合rn1989年年末,我到黑龙江省庆安县调研采访.这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农业县份,农民生活水平不高,贫困的农户不少.1988年统计,贫困户共计
期刊
每次去田子坊,总要到李守白工作室坐坐,喝杯茶,聊聊天.他的工作室,装修成石库门的样子,有着市井气息的绝代风华.石库门,是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图腾,蕴藏着解不清摸不透的海派
期刊
随着我国互联电网的逐渐形成,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更加严格,寻找能够快速、准确评估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发展,机器学习成为评估暂态稳定的很有前途的方法。机器学习的观点认为暂态稳定预测是一个模式识别问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描述系统运行状态的特征量之间具有某种映射关系,通过机器学习可以获得这种函数关系。WAMS是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及现代通信技术,对地域广阔的电力系统运行状
题记:三十二年前,上海研制成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笔者作为《解放日报》记者,访问时任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所长的孟执中,消息刊登在1988年6月8日《解放日报》一版显要位置。2019年,想不到笔者又与孟老相逢。在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院士办公室,造星人孟执中如是说:新中国领导人的殷殷嘱托依然荡漾在航天人的脑海。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豪迈地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9年1月29日,周恩来总理高瞻远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