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公案》与《三侠五义》比较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isha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开山作《施公案》(97回)和代表作《三侠五义》为研究对象,从公案因素、清官与侠客的关系、侠客群体、章回体制和结构等角度,分析它们在两个文本中的表现形态,并对两种形态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发展及其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综述以及选题意义等问题。第二章分析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公案”描写。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与明代的《包公案》等公案小说相比,在审案、破案方式上,《施公案》表现出了从“神判”到“人判”的萌芽,但是进步不大,而《三侠五义》则完成了由“神判”向“人判”的转变。同时从《施公案》到《三侠五义》,公案描写在全书的比重逐渐减少。第三章清代侠义公案小说中的“侠义”描写主要从清官与侠客的关系比较、侠客群体比较两个方面展开。关于清官与侠客的关系,《施公案》中施公与黄天霸的关系呈现出主仆思想和江湖义气的矛盾斗争;包公与展昭的关系则侧重于主仆外衣下的合作关系。通过对这两组关系进行比较,笔者认为在清代侠义公案小说的发展中清官对侠客的控制逐渐减弱,官员的形象逐渐弱化,侠客逐渐成为表现的对象。《施公案》中的侠客,主要出身于绿林,由盗入侠,侠客在破案的过程中,更多面对地是与盗的对立,虽然侠归顺了官府,但是在与盗的斗争中,仍然采用江湖斗争的方式,所以《施公案》中出现了建立江湖内部两个集团斗争模式的萌芽。《三侠五义》中侠客的成分比较复杂,侠客介入忠奸斗争,江湖内部两个集团斗争的模式继续发展。第四章分为两节,第一节对《施公案》、《三侠五义》的章回特点进行比较,第二节进行结构分析。《施公案》主要以施公审案为主,整体结构呈现单线缀段结构,《三侠五义》中清官审案与侠客行侠同时进行,总体呈现双线缀段结构。从单线缀段到双线缀段,可以看出侠义成分的增多和地位的提高。第五章结语部分总结概述全文,指出从《施公案》到《三侠五义》,在公案因素、清官与侠客的关系、侠客群体、小说章回体制与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清代侠义公案小说在发展中呈现出从公案向侠义发展的趋势。
其他文献
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精度的提高,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已难以满足地质构造深入解译的需求。高分一号(GF-1)影像的应用为提高地质构造解译尺度提供了数据基础,特别是在人车通达性较
目的制备雷公藤红素(tripterine)缓释固体分散体,使药物释放度提高,同时缓慢释放药物,以降低其毒副作用。方法以胶体二氧化硅为载体,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雷公藤红素固体分散体
白居易从自己的政治观念出发,提出了诗歌“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强调诗歌政治教化的社会作用,注重诗歌思想情感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要求按照“六义”的标准来评
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ACS)为医学影像学实践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利用PACS构建了医学影像学电子教学图片库,克服了胶片式教学方式的诸多弊端,实现了影像教学的数字化改革,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教学,更重要的是应当与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中华饮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以中华饮食文化为切入点进行汉语教学时,应树立跨文
为了提高遥感影像地质解译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Landsat-8OLI遥感数据和ASTER GDEM地形数据人机互译的线性构造信息提取的方法。以ArcGIS为平台,采用OLI和DEM数据叠合人机交
应用是警务信息化的核心,效益是警务信息化的生命力。网上侦查是在"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战略决策的指引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侦查破案方法。网上侦查是以强大的网络信息资
2016年6月末的某天上午,在沈阳音乐学院校园高朋满座、人头攒动的活动现场,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主任赵振岭教授和廖昌永、马秋华、方琼等中国声乐界著名专家一道,接过沈阳
着重介绍和探讨目前尚无明确区分良、恶性诊断标准的7种软组织肿瘤(血管球瘤、颗粒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胃肠道间质瘤、骨化性纤维黏液样肿瘤和PEComa),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