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开放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国际比较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qx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经济危机肆虐全球,世界各国经济持续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备受瞩目。而提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改革开放,所以本文从中国经济开放度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其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在改革开放前后的长期互动关系,力图对中国面临金融危机时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在对外开放方面应该作的努力提供相应建议。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中国经济开放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然后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1970~2008年中国和G7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并结合各国GDP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找出共性与差异性,前者表现在各个国家GDP和经济开放度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趋势,后者体现在各个国家的发展趋势是不一样的;鉴于此,本文又对中国经济开放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各个方面进行了单独分析,找出其自身体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阐述其特殊性。基于以上描述性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实证研究部分首先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中国的经济开放度和GDP长期内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在短期内也相互影响的结论。继而从史实出发对1970~2008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与GDP数据分段作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在不同阶段开放和增长之间在数据上显示出不同的因果关系。即在整个考察期内二者互为因果,但是1979~2008年,GDP是经济开放度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1992~2008、2001~2008两个阶段中经济开放度是GDP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显然以上结果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增长又是我国经济开放度提升的强有力后盾,不同阶段的制度变化会影响二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使其呈现不同的特征。最后本文结合当前形势,从贸易、投资和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商业银行今后最主要的业务发展领域和利润增长点。在发达国家银行业,中间业务已经成为与资产、负债并重的银行业务,其实现的收入
学位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高校体育场馆设置越来越不堪超负荷使用。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对有限,因此需要依靠现有的投融资手段去改善这一局面。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拓宽融资渠道
在经济和技术全球化的趋势下,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其中,R&D活动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R&D和创新活动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就是影响R&D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对知识产权的研究多限于产业组织领域和微观经济范畴,存在多微观、少宏观;多技术、少制度;多局部、少整体的特点,这已严重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要求。本文结合微观与宏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