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经济危机肆虐全球,世界各国经济持续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备受瞩目。而提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是改革开放,所以本文从中国经济开放度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其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在改革开放前后的长期互动关系,力图对中国面临金融危机时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在对外开放方面应该作的努力提供相应建议。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中国经济开放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然后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1970~2008年中国和G7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并结合各国GDP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找出共性与差异性,前者表现在各个国家GDP和经济开放度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趋势,后者体现在各个国家的发展趋势是不一样的;鉴于此,本文又对中国经济开放度的发展趋势及其各个方面进行了单独分析,找出其自身体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阐述其特殊性。基于以上描述性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实证研究部分首先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中国的经济开放度和GDP长期内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在短期内也相互影响的结论。继而从史实出发对1970~2008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与GDP数据分段作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在不同阶段开放和增长之间在数据上显示出不同的因果关系。即在整个考察期内二者互为因果,但是1979~2008年,GDP是经济开放度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1992~2008、2001~2008两个阶段中经济开放度是GDP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显然以上结果表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增长又是我国经济开放度提升的强有力后盾,不同阶段的制度变化会影响二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使其呈现不同的特征。最后本文结合当前形势,从贸易、投资和制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