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不少作文指导虽然对于作文教学问题的渊源进行了探讨,但研究的结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笔者对于“生命化教育与中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也仅仅是一种探讨,认为只有从师生的思想深处探究适合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才可以使中学作文教学走出低谷。近年来,在生命教育基础上,生命化教育作为一个新的名词和理念正在走进人们的视野。所谓生命化教育即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必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其内涵为:生命化教育就是要培植人对生命的珍爱,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引导人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生命化教育是要把人的禀赋中属于他个人的、别人不可替代的、有他独特性的、“内在而真实的力量”培育出来;生命化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它肯定人的天性,肯定人的独特性,在每一个人身上寻找最佳突破口,在强调个性的背后,其实就意味着教育需要对人的各不相同的特性的由衷尊重;生命化教育是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觉悟,最重要的就是人生意义的觉悟;生命化教育是一种范本教育。那么,生命化教育如何渗透到中学作文教学中呢?在笔者看来,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是最闪耀着生命之光,最应该也最易渗透生命化教育的学科;作文教学又是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因此,把生命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中学作文教学中来,不失是一条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不错途径,这是本文主旨所在。笔者首先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中主要存在被动、应付作文流行、缺少写作责任感的教学、作文评价标准束缚学生说真话等现象。接着对生命化教育涵义和实施情况进行了剖析和总结,说明生命化教育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渗透的可能性;最后,把生命化教育理念渗透于中学作文教学,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本人提出了五条具体的实施策略——语言交流和游戏:打破中学生作文僵局的良药;为情造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给学生以期待和训练;作文自改:让学生自我成全的探讨;教师教育写作:中学作文教学的自我成全。笔者期望本文能对中学作文教学产生一点有益的启示。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热情而自觉的写作者,以此促进学生的写作。成长为一名真正的作文教学研究者,应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标!在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在成全学生的同时,必将成全着自己。把生命化教育和中学作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定会开创作文教学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