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的苏州是全国书籍生产的重要基地,书坊的发展对于书籍产生基地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苏州所生产的书籍中,大部分出现在康熙和乾隆时期,康乾时期是清代苏州书坊发展的活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主要考察这一时期苏州地区的书坊业,探讨其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并从书籍出版史角度来解读苏州的书坊刻书业,希望能加深对于苏州地方文化史的把握。
本文重点对17世纪末-19世纪初苏州书坊刻书业进行考察,特别关注这个时期官方文化政策和导向对于书坊刻书业的影响,以及他们自身经营活动和官方导向之间的张力及互动。正文部分除绪论、结语分为三章。第一章“清代前期的文化政策和苏州地区的刻印文化氛围”,通过对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文化政策的分析,尤其是两者对出版书籍的规定,分析苏州作为一个刊印中心所处的文化氛围,并对书坊群体进行一些探讨。第二章“招牌老书坊的刻印研究——书业堂研究”通过对这个时期苏州地区比较典型的个案一书业堂进行研究。此章通过对于其刊印的书籍和官方文化倡导之间的关系来理清民间书坊在自己利益和对官方服从之间如何选择。第三章“顺从”的书坊——扫叶山房的兴起。扫叶山房对于自身书坊刻书的定位比较清晰和精准,特别是在对官方文化导向的配合上更值得重视。和书业堂不同,它对于书籍的刊印,主要集中在史部和一些经学书籍的刊印,以较为固定的定位获得了较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