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河西走廊历来就是各民族杂居之地。西汉统治河西以前,这里有塞种、乌孙、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栖息繁衍。汉武帝击败匈奴后,设置河西四郡,移民实边,这里成为以汉族为主、胡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西走廊历来就是各民族杂居之地。西汉统治河西以前,这里有塞种、乌孙、月氏、匈奴等少数民族栖息繁衍。汉武帝击败匈奴后,设置河西四郡,移民实边,这里成为以汉族为主、胡汉交融的地区。魏晋北朝是北中国民族结构变动最为剧烈的时期,河西走廊也不例外。曹魏王朝对河西统治较为薄弱,本土汉族大姓势力雄张,诸郡豪族割据自立,掀起动乱,同时卢水胡、羌等少数民族也纷起响应。魏晋时期,河西土著的氐、羌、卢水胡及休屠胡,纷纷东迁关中或南下西蜀;而鲜卑族则从东北迁徙到西北,尤其是秃发树机能领导的河西鲜卑,在西晋时掀起了历时较长的反抗斗争;一些西域胡人尤其是粟特人,因为经商贸易而来到河西。这与当时“五胡入华”的整体形势是相一致的。西晋末发生永嘉之乱,大量中原汉族流寓河西,使汉文化在河西地区得以延续,从而确保了汉文化在河西走廊的地位。十六国时期,前凉、西凉是汉族大姓建立的地方政权,尤其是前秦时期还迁徙了一万七千余户中原汉人来到河西西部。而从关陇西来的氐族、河西鲜卑及留居本土的卢水胡,在河西走廊分别建立了后凉、南凉与北凉王国。这一时期人口的掠夺性移动较强,前凉、后凉、北凉为中原王朝所灭后,许多凉州人户被徙出河西,尤其是北凉亡国后,凉州三万余家被迁往代北,沮渠氏余裔又裹挟了万余家进入西域,使得河西人口锐减,深刻地影响到北朝河西社会的变化。伴随着鲜卑族在河西走廊的统治,北朝时期许多漠北少数民族如匈奴、稽胡、高车等族纷纷南下,进入河西;由于北魏政府的西域招引政策,大量西域胡人东来中原,在河西走廊经商贸易,甚至定居营农,成为中原王朝的编户百姓。这样,在北朝时期的河西地区形成了新型的民族结构。这一时期,河西汉族大姓势力衰歇,不得不依附于鲜卑族的统治。
其他文献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会计行业以
本文选取了一家处于初创阶段从事移动智能互联网+教育行业的科技型中小公司,对其代表性产品X科技公司“E线牵”产品项目实践的典型案例展开了分析研究。研究前期的工作包括查
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潮起源于晚清,是在西学东渐下,借鉴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从而复兴中华的一系列文化主张和文化实践。章太炎以复兴古学、保存国粹为指归,讲求文化(国粹)和学问(国学)
<正>新媒体的兴起,为传统广播带来强烈的冲击,但同时又在与广播的融合中改变、重塑了广播,为广播提供了更为宽广的传播平台。2012年,中国广播在与新媒体融合方面显现出诸多新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方对实验性脾肾两虚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脾肾两虚证与细胞因子的关系,以期进一步了解该方药对改善脾肾两虚证的意义及黄芪在方中的作用。
本文以海洋鱼类褐菖鮋为实验动物,从生理和生化多个层面研究环境浓度(10~1000 ng/L)的苯环个数依次为5环、4环和3环的三种典型多环芳烃——苯并(a)芘(B(a)P)、芘(Py)和菲(Pb)对褐菖鲉神经
观看由苗圃领演的电视连续剧《穆桂英挂帅》时,我突然觉得穆桂英的带兵之道与教学育人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作为教师,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可从生活、书籍、影视作品等方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其对建筑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力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发展,就要不断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进行创新,
水热条件下采用Cd(NO3)2·4(H2O),4′-羟基联苯-4-甲酸和1,3-二吡啶基丙烷作为反应物合成出一个新的一维镉配位聚合物{[Cd(4′,4-Hhbc)2(bpp)2]}n(1)(4′,4-H2hbc=4′-羟基联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设计"作为新时代的名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现在构建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已经成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