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临床相关性及分布规律探讨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hwfih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相关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分布规律,五种心理紊乱状态的分布规律及其与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拓展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学说,以期为其建立身心同调的综合诊治模式。  方法:选取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及针灸科住院的18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通过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测其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中医心理紊乱状态评定量表评测其心理紊乱状态的类型及程度,筛选出151例符合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病人。将收集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评测结果,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中医心理紊乱状态的发生率为83.89%;2.心理紊乱状态程度和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之间存在正相相关关系;3.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基础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年龄、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构成比有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及受教育程度患者的中医心理紊乱程度有差别;4.患者的五种心理紊乱状态的构成比不同,不同的心理紊乱状态其程度有差别;5.不同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分数及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级具有差异性,五种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的心理紊乱状态分数的平均值:烦躁焦虑状态>惊悸不安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精神萎靡状态。五种心理紊乱状态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级的平均值:烦躁焦虑状态>郁闷不舒状态>惊悸不安状态>思虑过度状态>精神萎靡状态。  结论:1.多数特发性面神经患者发病前即处于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之中,且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心理紊乱状态程度关系密切;2.中医心理紊乱状态与性别、年龄、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女性、青中年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脑力劳动者的心理紊乱状态相对较重;3.五种心理紊乱状态的出现频次以及其程度是有差别的。心理紊乱状态的发生以烦躁焦虑状态、郁闷不舒状态以及思虑过度状态的出现频次较多,且其心理紊乱状态程度较为严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对T-bet、GATA-3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咳喘停穴位贴敷治疗哮喘对以Th1/Th2为核心的上游调控因素的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缓解
目的:1.探讨甲亢宁对TSHR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2.探讨甲亢宁治疗甲亢的作用机制与促进细胞凋亡的关联性。方法:1.我们采用MTT法检测了甲亢宁的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对FRTL-5细胞的影响,探索甲亢宁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从而确定甲亢宁的浓度及作用时间。2.我们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经过甲亢宁干预后FRTL-5细胞的形态,并采用CCK-8法检测甲亢宁干预后FRTL-5细胞增殖的情况。3.我们采用流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与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的关系及主要体质与BMI、WHR、年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为IGR的中医辨
目的:观察通秘口服液治疗虚证便秘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本文分文献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两部分。文献研究从中西医两方面对便秘的概念、病因病机、治疗